茲陽公主停了一會兒,似乎是在等沈兵的回答。
見沈兵不接嘴,茲陽公主就笑了笑,說道:
“茲陽在咸陽時,其實就察覺趙高的野心了。”
“此人受父皇重用,儼然成為父皇的喉舌,大秦廟堂大小官員均要由趙高才能聯系到父皇。”
“是以文武百官無不對此人巴結奉承,便是當朝丞相李斯也要讓他三分。”
“若說天下還有能隨時見著父皇的,就非趙高莫屬了。”
扶蘇皺眉道:
“雖說扶蘇早知趙高絕非善類,但這難道不是父皇的對意?”
“我等若以此猜測趙高有異心,未免……”
茲陽公主點了點頭,說道:
“宮廷中事,公子所知不多,是以不了解這其中心思。”
“許多事,看似是父皇下的決定,實則卻是旁人有意無意建言所致。”
“便若父皇建了諸多行宮又不讓他人知其行蹤,這何嘗不是受趙高所惑。”
“趙高之所以如此,便是利用有人刺殺父皇及求仙心切之機,讓父皇遠離群臣。”
“一旦父皇遠離群臣,他趙高雖是一宦官,卻也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扶蘇不由大驚,道:“竟有此事?”
沈兵微微點頭,心下對茲陽的心思慎密又添了一分敬佩。
這些倒是沈兵沒想到的,現在想想覺得還真是。
秦始皇自小就有強烈的危機感,而這危機感卻被趙高所利用。
簡而言之,就是得了天下的秦始皇明明可以用加強警衛或搜身等方式與群臣正常接觸,卻偏偏要把自己藏起來。
而藏起來的理由不僅僅是刺殺,還有求仙。
因為方士告訴嬴政仙人是不會在人多的時候出來見他。
這兩點就讓嬴政把自己藏了起來將所有政務都通過趙高行使,于是趙高就成了聯系嬴政與群臣的唯一紐帶。
因此,趙高雖說只是個不起眼的小小的宦官卻權傾天下。
史上的他甚至隱瞞嬴政的死訊及下假圣旨賜死扶蘇這樣的事也干得出來。
沈兵有理由相信,那個哄騙嬴政說仙人會來見他的術士,或許都是趙高布的把戲。
若當真如此,這趙高應是早就布下此局了。
其人城府之深,實是令人膽顫。
茲陽公主繼續說道:
“公子長年身居高位不諳宮廷內斗。”
“大將軍則長年在外征戰。”
“不知這些也是常理之事。”
“然宦官成天無事以揣磨圣意為業,又豈能不將父皇的心意拿捏得精準?”
“若是以此為基礎推測,這下旨欲置公子于死地者,茲陽以為并非父皇而是趙高。”
“其目的,便是扶持胡亥上位以鞏固手中大權。”
“大將軍以為然否?”
沈兵點了點頭,此時的他也不得不對茲陽公主另眼相看。
他作為現代人知道這些并不奇怪,但茲陽公主僅僅只是推測出來,那就非同一般了。
不過這其實也不難猜到,史上蒙恬想必也猜出個大概了。
因為很明顯,若不是嬴政賜死扶蘇必定是另有其人,而這個人,就只可能是在嬴政身邊的趙高。
這也是蒙恬勸說扶蘇不要自盡隨他一同回咸陽面圣的原因。
只是扶蘇沒有聽蒙恬的建議。
其實就算蒙恬帶扶蘇一起回去也沒用。
因為蒙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他只以為嬴政是被趙高蒙蔽不知賜死一事,卻不知嬴政已經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