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一是在線題考,沈淵的駕駛天賦里,包含了這些交通法規。所以非常順利,連書都不用看的就直接通過(滿分)。
至于科目二,那就更容易了。奔馳駕校幫他預約了下周考試。結果自然也輕松完成……
【叮!恭喜宿主完成試駕體驗,通過科目二考試!獲得道具:愛心慈善卡X1】
就在結果出來的瞬間,腦海中的系統提示也響了起來。沈淵的物品欄里,出現一張紅色卡片。
說到愛心捐款問題,沈淵最煩的就是學校、老師搞道德綁架,強制性的要求每個學生捐款。
雖然表面上都說是自愿,但所有人的捐款金額,全都會公開。
到時候誰捐的多,誰捐的少,一目了然。家境困難,捐得少的同學,自然會遭到嘲笑,甚至鄙視。
有些班級的老師,為了做足表面功夫,把金額弄得漂亮一些。私下里還規定最低捐款額度,低于這個數絕對不行。誰敢違逆,就打著奉獻精神的旗號,找他談話。
沈淵不是不愿捐款,而是討厭這種道德綁架。
比如最近兩天吧,他們大學城的七所學校,又開始積極組織學生捐款。看學校老師的大規模動員,似乎有互相比拼之意。就看哪所學校捐的更多。
“同學們,還有誰沒捐款的,趕緊向班長匯報!校長要我們盡快統計上去,這次捐款有關于我們學校和班級榮譽!”班主任孟嵐美,在微信群里號召說道。
學校把捐款金額,也作為一種考核。哪個班級捐的少了,最后班主任也會臉上無光,搞不好還會被點名批評。
“孟老師,跟您匯報一下,我們班級人數52人,目前有23人捐款,總共金額只募集到231元。隔壁的旅游班,他們人均捐款25元,這樣下去我們肯定落后。”
班長陸河羽,在群里匯報的說道。
陸河羽是個典型的馬屁精,在班里一直給老師打小報告,不怎么招同學待見。他為人精于算計,曾為了學校的獎學金名額,耍了很多小手段。
“同學們,再加把勁呀!孟老師我帶頭多捐1000塊。支持公益,無私奉獻,是我們的傳統美德!而且這次捐款,對學校也很重要!”班主任孟嵐美,豁出去了,帶頭多捐1000元。
有了老師強出頭,其他學生自然不好多說什么,只好加大金額,把原本5塊10塊的捐款,增加到15,20,甚至30塊。
“沈淵同學在嗎?”班長陸河羽,主動點名沈淵。這一周時間以來,沈淵的奧迪R8,可謂是在學校里出了名。就連高年級的學哥,學姐,也對此議論紛紛,羨慕不已。
這些自然被陸河羽,都看在眼里。所以選擇這個時候沈淵,肯定暗藏著心機。
沈淵直接發了三個問號,“???”
“清單上你還沒有捐款。”陸河羽當著所有人面,在群里說道。
“我捐500。”沈淵雖然有愛心慈善卡,捐錢就等于賺錢。但他不想這樣高調的強行裝逼,寧愿私下里給那些慈善機構,捐款捐物。這樣更加來的低調一些。
“500塊嗎?這也太少了吧,我都捐的500。你好歹都開200萬豪車了,怎么說也得捐個四、五千吧?”陸河羽毫不掩飾的在群里說道。
他這明顯在搞道德勒索,認為沈淵家境富裕,那就該捐的比平常人更多。他的這一看法,也得到了班主任孟嵐美得默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