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冷冬,陸地的生物非常不好過,而大洋內也不盡相同。
現今經過靈氣復蘇過的核冬天比人類預料的糟糕情況要稍微輕一些,但就算如此沿海地帶的海面卻也大面積結冰。
所謂冰河時代的來臨看似近在眼前。
然而,經過一年半時間的推移,核冬天的環境惡化并沒有想象的嚴重。
氣溫已經漸漸不再下降,全球大部分地方平均溫度大概為零下40攝氏度左右。
北極以及南極等周圍地區溫度就稍微有些超過生物能夠生活的區間了。
如果核冬天過去,那么人類必須又要考慮一個新的生存問題,那就是臭氧層被破壞殆盡,一旦天空上的塵埃云霧消散完畢,那么太陽以及宇宙內的各種射線就會進入地球。
一旦這種情況出現,那么普通生物便更加難以存活。
不過,畢竟世界在未進入核冬天之前有一次靈氣復蘇,所以很多人類幸存者基地的一些研究者認為情況或許也并不會那么嚴重。
但現實會具體變成什么模樣,那就完全看天意了。
此時,許多低緯度地區的大洋內,無數生物都集中在這一區間。
這里的大海并未結冰,同時溫度也在零下幾度與十多度徘徊,總的來說這為很多魚類提供了生存的可能。
而同時,各個大洋內,很多魚類依靠地熱以及海底火山附近的高溫地區獲取著生存的一席之地。
海洋內的生物多樣性是最多的,同時變異生物的覆蓋率也是最廣的。
對于進入D級生物等級的生物而言,其實零下十多幾十度對于他們的生存并不會構成太大威脅。
現在唯一的一個問題就是食物危機而已。
不過,畢竟海洋內的食物鏈條眾多,就目前而言,所有海洋生物還算情況良好。
漆黑的深海中,一片黑暗。
在靠近一片海底火山的連綿海溝,一座座聚集在一起猶如小山包的巨大魔化巢正被數百的巨大海洋生物分割開來的有意識的圍攻著。
在陸地,魔化巢或許如魚得水,畢竟人類群體太過弱勢,依靠科技的力量雖然魔化巢損失不小,但畢竟不是每個地方都會被核爆照顧到。
畢竟人類失去通訊于定位后,扔核彈也全靠計算盲扔,大概鎖定一個范圍的轟炸大概這樣。
所以,在陸地,魔化巢的處境反而最好。
然而,在海底,這些魔化巢的處境卻是非常糟糕了。
海洋面積占水藍星總面積的七成多一點,而魔化巢入侵地球的時候最多的也就是墜入了各大洋。
靈氣復蘇下,大海內變異的生物數不勝數,魔化巢或許一開始占優殺了一些生物一個措手不及。
但是待一些高等級的海洋生物知曉了魔化巢生命結晶體的好處后,這些魔化巢的處境就開始慢慢惡化起來。
大量的高等級海洋生物開始對魔化巢進行圍剿,同時因為初生智慧,一些海洋生物甚至還會互相配合一起合作瓜分戰利品。
而到現在,這種趨勢顯然擴大了不少。
魔化巢們依靠未知的手段通知其他魔化巢,然后開始聚集在一處,以圖自保,然而就算這樣,它們也無法做到真正的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