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不安而頻頻回首,
無知地索求,
羞恥于求救,
不知疲倦地翻越,
每一個山丘,
越過山丘……”
楊若伊看到,舞臺上的爸爸抱著吉他,雖然還是坐著,但他的聲音是越來越有力量,就好像歌里唱的那樣,“翻越”了山丘!特別是后面這一聲“越過山丘”,他的聲音竟然好像在山上吶喊一般,一個“丘”字竟然唱出了輕微的回音感!
別人或許還沒有這樣的體會,但對聲音敏感度明顯要高很多的楊若伊聽得很清楚,就這一句歌詞,爸爸唱得聲音層次感是很足的,情感都埋藏在了里面。
看似豁達,但實際上又是不甘,年紀或許是大了,可他并不想放下自己的志向,依舊無休止地繼續翻越……
如果說前面爸爸唱的還讓楊若伊覺得有些平淡的話,那到這一會兒,女孩兒就忽然覺得這首歌聽起來很有味道了!
副歌部分還在繼續,楊涵在臺上,用他不太擅長的高音,但這會兒也不需要什么技巧,就扯著嗓子唱:
“雖然已白了頭,
喋喋不休,
時不我予的哀愁。”
接著沒多久,又是一句“越過山丘”……
真的好像是一山接著一山,雖然楊涵沒有過分強調高音,沒有一山更比一山高,但楊若伊還是聽著覺得這里的歌詞和旋律的構造很特別,相互呼應著,唱得人心情也跟著起伏不定。
怎么感覺,爸爸在臺上的身形,瘦削了那么多呢?雖然還是很挺拔,但女孩兒愣愣地看著,不由地想象出了她最不愿意看到的大山轟然倒塌的模樣……
爸爸是老了嗎?
……
“越過山丘,才發現無人等候……”
臺上的楊涵還在唱著,臺下一些聽不懂的小朋友,特別是一些才幾歲的小孩子就坐不住了。
黎大德才五歲大的外孫女就站在外公的身前,無聊得兜兜轉轉,最后還歪歪扭扭地靠著外公的膝蓋,扭身回頭瞅了外公一眼:“唔,歪冬哭了!”
“哭什么?誰哭了?你外公我是有灰塵進了眼!”黎大德揉了揉有些紅紅的眼睛,嘴硬地說道。
“有灰塵?歪冬,我北(給)你吹一吹!”小姑娘抬起肉肉的小手掌,按在外公滿是皺紋的臉上,紅嘟嘟的小嘴唇嘟了起來。
“哈哈,小豆子真懂事!”真的是隔代親,外孫女的天真和朝氣,讓黎大德一下子就忘記了剛才聽歌的感懷,大笑著,臉上的褶子都被打開了。
不過,楊涵今天就是想給村里的老人多唱幾首歌,選曲的傾向上,也會更多地偏向一下老人們,或者說上了年紀的父輩們都喜歡的類型!
特別是考慮到老人們年紀大了,可能坐不了太長的時間,所以,小朋友們就只能委屈一下了,楊涵把唱給老人的歌都安排在了前面……
這不,《山丘》唱完,可能會被很多年輕人說“土”的《萬愛千恩》又來了!
……
“你說最近常想起,
我的小手和小腳,
小手長大后,
再沒有跟你要過擁抱……”
還是很普通的旋律,楊若伊在旁邊聽起來感覺更加平淡了,歌詞更是過于直白,不像之前的那樣只是看似直白,其實一點也不直白。
它就好像是一個人在說話一樣,只是增加了一些音樂的節奏和旋律。
當然,在爸爸那兒,楊若伊也學會了不會片面地去看待一個作品,她雖然對這首歌的評價不高,但考慮到爸爸說過的“受眾”問題,女孩兒隱隱約約能夠明白為什么爸爸會拿出這樣一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