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文人相輕,可天下的文人才子讀過《登高》后,無不對范公子佩服得五體投地。
如今,這首《登高》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成了了學塾的必修課,幾歲的幼童都能倒背如流。
更讓世人驚嘆的是,范公子不僅詩寫得好,產量也十分驚人。
出品自范公子手里的詩篇,光是廣為流傳的經典之作,就有數百首!
而更夸張的是,這其中的每一首單獨拿出來,都可以說是獨步文壇,驚艷天下!
其中,有不少佳句朗朗上口,如今已經成為了天下萬民腦中的經典。
比如,那句“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是何等雄壯?
又比如,那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與長天一色”,又是怎樣的才情?
究竟是一種怎樣的一種成長經歷,才能讓范公子年紀輕輕,就能寫出這樣的千古名句?
許多百姓懷疑,范公子可能從小就是喝墨水長大的,連泡澡都可能是用的墨水。
說不定,范公子兒時的尿布上都有墨水!
不然,這實在是解釋不通,范公子為何如此天才?
以范公子在寫詩作賦方面的造詣,稱之為“仙”也絕不為過!
就這樣,“小范詩仙”的大名傳遍了天下,這種名號不是吹捧,而是天下人誠心實意的佩服。
甚至,就連北齊與東夷城都有所耳聞了。
小范詩仙橫空出世后,讓敵國轉移了注意力,從“慶國改國號為新”的震撼中脫離出來。
而在新朝的本土,更是掀起了狂熱的“小范詩仙熱”。
許多大家閨秀拋頭露面,從閨房中跑出來,只為了爭先搶購小范詩仙的詩詞新作,當然還有畫像。
而某些畫像,是由小范詩仙親筆簽名的,更是被炒到價值萬金。
甚至,官方內庫的某些分局里,一些官員在利益的驅使下,開始生產小范詩仙的小型塑像,據說名為“手辦”。
因為小范詩仙的手辦銷量極大,收入驚人,上面屢禁不止,最后只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這一天,京都城郊外,流晶河邊。
到處都是人山人海,到處都是張燈結彩,人頭攢動,熱鬧非凡,一派濃重的節日氣氛。
不過,今天并不是什么節日。
如此喜慶的景象,只是因為一個人。
早在半月前,就有一個爆炸性的新聞迅速流傳。
因為小范詩仙才名遠播,連天子都對他頗為欣賞。
所以今天他將要入京,接受當今圣上的召見。
聽說小范詩仙抵達京城的消息,今天京都城萬人空巷,全都擠到流晶河畔來,要一睹小范詩仙的盛世美顏!
其實,京都城的民眾還算比較理性了,出城看個熱鬧,也能夠理解。
更夸張的是,不少小范詩仙的忠實擁護者,是不遠萬里趕來的。
據說,有人為了目睹小范詩仙,率領家丁驅駕馬車,千里奔襲,活活累死了好幾十匹馬。
還有人生活拮據,付不起長途路費,于是把心一橫,典當了幾畝薄田,只為了來一趟京都,目睹小范公子的仙容。
還不少大家閨秀,亦或是小家碧玉,早已立下了誓言,此生非小范詩仙不嫁!
她們在父母的陪同下,車上裝滿了嫁妝,就是專門來京都城堵截范公子的。
流晶河畔,一艘彩船華貴無比,緩緩停靠在岸邊。
從船上走出一個一襲白衣的公子,頓時成為這片天地的中心,吸引了在場所有人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