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從外面扔了顆石子進來,這事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
畢竟,這里是大阪府警本部長的家。
要是那個投擲石子的犯人是抱著惡意在行動的話,接下來指不定還會做出什么更加惡劣的事情。
“嗯,那就讓我和平次把他找到吧!”
林新一答應同服部平次一起找到真相,也算是給學生上實訓了。
毛利蘭倒是不用參與這次實訓——
經過這些天來的學習和實踐,拋開經驗不談,她在痕跡檢驗上的知識已經不比林新一這個老師差多少了。
“首先是這枚石子...”
“上面沾著些許泥土,泥土還是潮濕的。”
這點不用林新一教,憑借偵探的眼力,服部平次很快就得出了結論:
“這石子就是犯人剛剛從庭院里撿的。”
“嗯。”林新一點了點頭:“我們現在去庭院看看。”
就這樣,以林新一和服部平次為首,大家浩浩蕩蕩地跟著走出這幢大宅。
走到庭院里,來到那收藏室窗戶外面的草坪前,林新一帶頭停下:
“大家都別太靠近了,免得破壞現場的痕跡。”
“那顆石子上既然帶著新鮮的泥土,那兇手剛剛就應該是站在有泥土的草坪上,扔出那顆石子的。”
說著,他帶著服部平次小心地圍著那大塊草坪轉圈。
夜間本來就視線不佳,再加上這塊草坪上的草被修剪得非常平整低矮,所以即使上面有踩踏后形成的倒伏,也讓人很難看得出來。
林新一摸索著掏出手電筒增強照明,同時也做好了花大功夫辨認的準備。
然后,只聽服部平次說道:
“林先生!”
“我找到犯人在草坪上留下的足跡了——”
“那里有一連串草葉倒伏的痕跡。應該是被人踩踏出來的!”
林新一:“........”
我這手電筒可都沒掏出來呢,真虧你能用肉眼找到啊。
林新一算是發現了...
以后辦案只要帶著個名偵探,現場勘查系差不多就可以解散了。
“很好...”
“今天下午到晚上,應該沒有人踩過這塊草坪吧?”
“草的自我修復能力很強,即使被踩倒伏,也只需要半天時間就能重新‘站起來’。”
“如果是在向陽處,光照充足,草葉倒伏修復的時間可能只需要幾個小時。”
林新一順帶著給自己的學生科普了一下:
“所以只要下午到晚上大家都沒踩過這塊草坪,那這草坪上的‘倒伏足跡’,就應該是犯人剛剛留下的了。”
他向在場眾人粗略地問了一遍,得到的答案都是沒來過這塊草坪。
那這串足跡顯然就只能屬于犯人。
“看看這串足跡的走向吧...”
林新一打著手電筒蹲下來仔細觀察,同時還不忘考考服部平次:
“平次,你應該知道怎么判斷草地上足跡的去向吧?”
“那當然。”
“追蹤可是偵探的基本能力啊!”
服部平次在這方面的知識倒是極為豐富:
“主要是根據草倒伏的方向,結合地面痕跡來進行判斷。”
“比如說,人踩過這種比較低矮的草之后:”
“腳掌尖部會向前壓倒草,足尖會有滑動的痕跡;”
“足跟部的草也會向前倒伏,草尖向前折斷。”
“像現在這種有露水的夜晚,草葉上下還會發現因踩蹬而黏上的泥土。”
“沒錯。”
林新一滿意地點了點頭:
“我們繼續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