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受害者是八菱公司的職員。”
“而昨天晚上,八菱公司董事長枡山憲三身份曝光,被懷疑是某犯罪組織的核心成員。”
“死者的身份和死亡時間都非常敏感,所以本案才會在第一時間移交到我們公安手上。”
“原來如此。”
林新一點了點頭:
死者正好是八菱公司的人,又正好在這個多事之秋遇害,難免會讓人聯想到:
此人是否與組織有關,他的死是不是組織為了掩蓋什么,從而殺人滅口?
正是因為這些疑問,公安才會接手此案。
但現在,他們卻又無法確定,此案到底是不是與組織有關。
“所以我們就來請林管理官了。”
“我們想請林管理官設法為此案定性,同時,也為死者找到那個真兇。”
“嗯...一定。”
林新一目光悄然變得堅定。
他已經暗暗下定決心,即使此案與組織有關,他也要查個水落石出。
反正公安那邊都答應,對他協助調查的事絕對保密。
就算真查到了組織那邊,組織也不知道是他干的。
除非...組織在公安里面安插了臥底,能知道林新一在秘密協助公安。
但是從貝爾摩德介紹的情況看...
這破組織好像從來只有被人安插臥底的份。
也就是說,即使林新一堅持職業道德、協助公安查出真相,被組織知道的可能性也是極低的。
“希望如此吧...”
林新一在心中暗暗祈禱,同時也打開了那份案情資料。
因為時間倉促,資料內容算不上有多詳細,但也絕對足夠豐富。
公安的這幫秘密警察,在工作能力和工作態度上,都明顯勝于警視廳和地方警署的普通警察。
一看這案情資料就知道:
現場勘查工作雖然比不上林新一管理的鑒識課,但也做得相對足夠認真。
因為死者身份敏感,尸體還被連夜送到了公安合作的醫院,請醫院醫生做了較為細致的尸檢。
現在這連夜趕出來的新鮮尸檢報告,就放在林新一的手上:
“頭部有2處創口,創口呈規則類圓形,皮下有大量出血。”
“2處創口下方皆有輕微凹陷性骨折,骨折程度較輕。”
“兩處創口位置各自獨立,互不相連,一處位于頭頂部,一處位于后腦枕部。”
林新一仔細看了看那尸檢過程拍下的照片。
醫院醫生是業余兼職解剖,雖然解剖技術高超、尸檢記錄詳實,但一般只管記錄不管分析。
這2處頭頂的創口在醫生那邊只是單調的文字和照片記錄,但林新一一看就知道:
“有這兩處創口,致傷工具差不多就能確定了。”
“創口呈規則類圓形,再加上這皮下出血形狀...”
“兇器是金屬類,錘面為規則圓形的圓頭錘、或羊角錘。”
“不過...”他微微皺起眉頭:“如果是以金屬錘全力錘擊頭部,這樣的傷勢,未免有些過輕了...”
“是因為兇手的力氣很小,還是說,他是出于某種原因,刻意控制了力氣?”
林新一隱隱感到了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