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12~24小時的傷口,傷面會形成痂皮,且與組織同高。
但因為人與人的體質不能一概而論,有的人愈合快,有的人愈合慢。
所以在運用這個規律來推斷傷口形成時間的時候必須謹慎。
要留下足夠的誤差量,絕對不能精確到小時。
這一次,林新一就留下了足足兩個小時的誤差。
在留下足夠的誤差量后,他有信心推斷,妃英理這個傷口,是至少在10小時前形成的。
而現在是早上9點。
傷口在至少10小時前形成,也就是說,妃英理是在昨夜11點之前被碓冰律子抓傷的。
“接下來再測一測死者的肛溫。”
林新一從勘察箱里拿出了肛溫計。
這是尸表檢查的必要項目。
從尸斑、尸僵等尸體征象上也能大致推測死亡時間,但總體上都不如用尸溫推測精準。
在死亡早期,如果室溫環境合適,尸溫推測死亡時間一般都能精確到小時。
“屋子里一直開著空調,室溫恒定為23度,類似春秋季節。”
“春秋季節,在死亡后最初的10小時里,對于體型消瘦、適中的尸體而言,體溫每小時平均下降1度。”
“現在死者的直腸溫度是28度。”
“37-28,大致能推測出,死者的死亡時間是9小時前。”
林新一經過檢查,迅速得出了結論:
“現在是早上9點。”
“也就是說,死者大概是在深夜0點遇害的。”
碓冰律子的死亡時間是深夜12點。
而妃英理手腕上的損傷形態卻可以證明,她最晚是在11點之前,被碓冰律子抓傷的。
這時間就對不上。
而這也就能夠證明:
“在妃阿姨被抓傷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碓冰律子都還沒有遇害。”
“她手指甲的皮屑,并不是在她遇害時掙扎留下的。”
“所以,這些皮屑就只能證明她生前跟妃阿姨發生過肢體沖突,無法證明妃阿姨是兇手。”
林新一用實打實的證據,幫妃英理洗脫了一定程度的嫌疑。
“太好了。”
毛利蘭稍稍松了口氣。
妃英理也向他投來感激的目光。
但其實問題還沒有徹底地得到解決:
妃英理有殺人動機,還在死者生前與之發生過肢體沖突。
只要不抓到真兇,她就還是頭號嫌疑人。
會有好事者按捺不住地懷疑:
會不會是妃英理在10點鐘和碓冰律子打完架之后,又因為心中壓抑不住仇恨,在12點偷偷返回去將碓冰律子殺害。
這種猜測也不是沒有可能。
樹大招風,妃英理作為司法界的“不敗女王”,在成功的同時自然也結仇無數。
如果不把這個案子破了,她恐怕還是會因此承受許多負面影響。
“就交給我吧!”
一個飽含自信的聲音悄然響起。
就在林新一忙著繼續做尸表檢查,毛利蘭和妃英理都在思考著如何找出此案真相的時候,那個男人站出來了。
是他,毛利小五郎。
他一手插兜,一手輕輕擺正領帶,以一個帥氣無比的姿態,擋在了自家妻子的面前。
和平時那個頹廢無能的油膩大叔不一樣。
此刻的毛利小五郎,渾身都散發著堅定和自信的光芒:
“英理身上的嫌疑,就由我來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