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亞方舟的作案動機實在令人難以理解。
所以林新一只能把它的政治課評估為“小學生水平”:
畢竟,這個年紀的小學生一般都會因為讀書太累,而對傳說中的“個性化素質教育”產生好感。
思想再“深刻”一點的小學生,更會愛屋及烏、恨屋及烏地...
對大洋彼岸那個大家都能快樂游戲、快樂學習的“烏托邦”產生好感,對自己所處的社會,乃至是國家感到失望。
弘樹,還有諾亞方舟...
目前來看,他們似乎就是這么想的。
這可不就是小學生水平么?
當然,弘樹和諾亞方舟的思想格調還是要比普通人高多了。
他們在開始對僵化的曰本社會感到失望之后,想到的并不是如何貶低、唾罵、乃至拋棄自己的家鄉。
而是在切切實實地想辦法讓它變好。
只不過...
“弘樹,或者說諾亞方舟,你想的這個解決辦法...”
“未免也太簡單粗暴了吧?”
批判完諾亞方舟的作案動機,林新一又按捺不住地開始吐槽它的作案手法:
“把這些孩子困在游戲里,乃至要一口氣將他們清除掉。”
“可一點也改變不了這個社會的現狀!”
諾亞方舟從剛剛起就被說得啞口無言。
此時,它終于忍不住吭了一聲:“為什么?”
“很簡單。”
林新一隨口解釋道:
婆羅門作為個人有好壞之分。
但作為一個種姓,它們并沒有好壞之分。
它們生來就是要壓榨的,如果它們不壓榨,那就不是婆羅門,也成不了婆羅門了。
不管一個人是好是壞,作為婆羅門,只要他處在這個位置上,他的行為模式會完全按照財富的積累需要而進行。
這是自然規律。
像諾亞方舟這樣偏激地去鏟除幾十個所謂的“壞婆羅門”,根本就改變不了整個社會現狀。
換上“好婆羅門”,照樣要想盡辦法讓財富增值。
如果他們無法實現利益最大化,就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被同行淘汰掉。
一番“優勝劣汰”后,社會上又會只剩下那些能最大程度榨取財富的“壞婆羅門”。
也就是諾亞方舟口中,那些“骯臟政治家”、“只想著賺錢的醫院院長”。
財富還是會向他們手上集中。
社會最終還是會僵化。
殺人解決不了任何問題,這完全是“頭痛砍頭、腳痛砍腳”的庸醫做法。
諾亞方舟:“.......”
“&*&¥%%&#&....”
這臺人工智能真有些要被林新一說得宕機的意思了。
在良久的沉默之后,諾亞方舟又開口問道:
“林先生,既然你說我的方法是錯的。”
“那你的解決辦法又是什么呢?”
林新一:“.......”
這下輪到他閉嘴了。
還說解決辦法?
這話題可都要升級到隔壁高中生的水平了。
他看了看周圍,那些財閥小少爺、豪門小公主:
自己要是在這么多婆羅門的面發表危險言論...
那等大家回到現實世界之后,降谷警官還不得連夜請他去“特高課”喝茶?
“你自己多看點書,別什么都問我。”
林新一敷衍著拒絕回答。
然后又一本正經地質問道:
“總之,你現在這套解決辦法完全是錯的。”
“用大洪水把人類清洗一遍,這個世界就真能變好了嗎?”
“收手吧,弘樹!”
“把這些孩子都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