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小乙被安排到了龍門派的精舍中,獨門獨院,好吃好喝好玩,還有幾位金丹坤修噓寒問暖,常常請教道法問題。
他一個劍瘋子又知道多少道法?知道的不好說,其它方面的知識又很貧瘠,全身本事就只在一把劍上,也不容易。
距離爭奪開始,季眼誕生還有近年,婁小乙當然不會閑著,不愿意留在修真山門中日復一日,更愿意四下轉轉,看看太谷界域獨特的風境,人文,習俗,在反空間一待數十年,也該近近人氣了!
他沒讓人陪同,像這種放松心情的游歷,一個人最好,最忌導游;隨行隨止,憑風聽雨,才是游歷的真諦。
太谷的老百姓還是很質樸的,可能也和太谷被分成四塊陸地無法流動有關,每塊陸地的風俗習慣都是趨同的,少有變化。
在道家掌控的兩塊陸地,因為道家遵循無為而治的理念,民間文化很活躍,也很新潮,比如他現在來到了一個叫仙留的城市,不大的城市就正在舉辦他們數年一度的女樂的節日。
女樂,也不是娛樂產業文化,事實上和音樂也無關;這里的樂,就是一種辭賦,就像有些界域鐘情于詩詞一樣;只不過這里的樂更開放,更揮灑,也沒什么韻律格調承轉的要求,只要好聽,朗朗上口就好。
所謂女樂,就是城中美麗女子經過層層挑選,最后決出數名最出色的;這里的挑選,不僅在于樣貌身材,也在辭賦之美,不過辭賦不是她們自己寫的,而是擁躉們各展才華的力捧。
所以,比的是全方位的東西,當然,到了最后就變成了城東城西,市南市北,區域性的比拼,不是花魁文魁,更像是一種民眾自發性的社區娛樂活動。
當然要選女子,站在臺上也養眼,你非要選些壯漢上去,也就失去了娛樂的意義,辭賦靈感都沒的有。
各個坊區的女子,自有各個坊區的才子力捧,當然其中也有渾水摸魚,情有獨鐘的,亂糟糟中,是獨屬于百姓的樂趣,也沒什么獎勵,更沒有多少利益輸送,很純粹的花賦會,是調濟枯燥生活的很好的方式,
婁小乙很喜歡這樣隨性的東西,懶散中的善良,平淡中的喧囂。
于是也擠在人群中觀看,看那些美麗的少女,落落大方的一顰一笑;看那些臺下的少年郎,搜盡腦汁,只為了半闕華麗的辭賦。
就只是看,也不參與,在其中感受年輕的心情,也是一種享受!
手里捧著沿街無數種的特色吃食,隨大家的歡呼而歡呼;為某個自己中意的女子落選而遺憾……
八,九百歲了,也只有修到了現在,才開始懷念年輕時的美好,逝去的青春,似水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