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話實說,自筑得道基,就再未親近于人,就是親朋好友,也常保持在雷霆范圍之內!這是生存的好習慣,卻未必是修行的好習慣,人與人不再信任,這也是修行之禍啊!”
是個好回答,婁小乙很贊賞,這雷殛士當初在空間內沒少殺人,但這不應該成為仇恨的理由,真若如此,空間內最遭人恨的,就應該是他婁小乙!
“我年幼未入道時,家鄉好沐浴,有溫泉自生,男男女女,陋衣而入,泉水蒸騰下,赤-果相向,隔闔不在,仿佛人與人的距離就近了很多!
后來我才明白,那并不是穿不穿衣的問題,而是當大家都原始相向,自然而然的,有些東西就不在了,地位,財富,遠近,恩怨……
這層衣服不好去!因為就總有把自己裹在堅冰里的,但你不放開自己,又憑什么讓頓悟上身?
我觀這里的道友,百人之中,倒有九九之數穿著衣服,那你既然穿著衣服,來這里做甚?
人挑頓悟,頓悟也挑人!如若數萬人同時入悟,當有道之花現,以后歷史上說起來,也不愧是一場盛事!
否則,也不過是各懷心思的私悟罷了,不是大道!”
婁小乙的話,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別看數萬人聚集于此,如果只是這樣,最終能頓悟無常大道的也就很有限,牽涉到了很多原因,有自己內在的,也有環境外在的,人數過多,互相打擾,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所以有太古修士**,數載數十載后,有異像產生,有大道顯現,其實就是眾多受眾和主講之人達到了共鳴,天人感應,大家一起悟道,是為道之花!
就是道的精髓!
當然,現在沒人**,但卻有道源最后的回光返照!如果大家能互相信任,拋開隔闔,舍去恩怨,心思更單純些,趨向更統一些,也未必就不能形成道之花!
總是一個方向,一個目標!如果真成了道之花,對每個人的幫助都是指數級的提高,才真正不愧頓悟一場。
此話一出,枯木肅然起敬,“道友大言,我枯木人微言輕,不能左右他人,卻能掌控自己!”
說到做到,撤去所有防御,不再考慮遇襲后的反擊,不去擔心是否有人心懷叵測,在行動上和心理上,都把自己完全的放空,就像是在自己的山門,自己的洞府!
上元也深施一禮,“師兄真道家人,我不如也!當附尾驥,共成壯舉!”
都是得道的修行人,有些話不用說透,都心中明白,知道取舍!
就有跟隨的,就有以示無私的,就有好沖動的,漸漸的,當大部分修士都褪去了心理上的那層衣服,當還有少部分不以為然的,警惕心重的,看著周圍認識不認識的人目光奇怪的看過來,也就不得不放下了那層戒心!
從眾,是人類一個很重要的品質,用在錯的地方,就能禍亂天下,用在對的地方,就能人心齊泰山移!
這樣的情況下,周圍的人的目光是真能殺死人的!
直到數萬修士,都扯去了那層隔闔,裸-逞相向,不知不覺之中,冥冥中就發生了某種特別的變化!
道源返照,頓悟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