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小乙首先發起了攻擊!
他首先要搞清楚的是,這個李提克漢到底是屬于衡河道統哪個主神分支下的修者!才能更好的針對!
沒人會把自己的真正根腳示之于人,就只有用拳頭揍出來!
相距十萬里,婁小乙這一縱身,當真是如在走凌空虛步,遁法移動之快,就好像完全違背了遁行的自然規律!
像光曜的遁形,背傀還能大概猜測到去處,但婁小乙這一縱起來,就完全給人一種仿佛空間撕裂,個體抽搐的感覺!
速度永遠在變化,不是在變加速中,就是在變減速中,這就意味著哪怕你能提前預判他的軌跡,也不可能把攻擊落于實處,因為這人要么就是跑過了,要么就是還沒到!
方向也永遠在切變中,還不是那種直線-變向-直線的方式,而仿佛是永遠在跑一個圓,永遠存在切角,最操-蛋的是這個圓的直徑還在不斷的變化中,要么切大圓,要么切小圓,甚至還有橢圓等不規則形跡。
這就讓他的蹤跡變的明明讓你肉眼可辨,你卻偏偏不知道他下一步會落在什么地方!
因為矢量速度充斥在他的遁形中,看在觀戰的人眼中就有一股強烈的撕裂感,就像一副副卡頓的畫面,時而凝澀,時而順滑,驟起驟落,徐緩徐急!
這樣遁行的最大好處就是,每一息每一瞬,都是他的發劍窗口!
像是光曜,雖然也是遁行縱劍的好手,但如果把他的動作一幀一幀的拆分開來,就會發現他的遁行和發劍都是有脈絡可循,急飆狂進時不發劍,因為在雙方都處于高速運動下時,會對飛劍的精準控制產生影響;就只有在遁行速度稍減時才是他發劍的時間窗口!
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說,劍修的縱劍就是這樣在急-徐-急-徐中不斷的切變,急是為了轉移位置,徐是為了發動飛劍!當一名劍修把這種方式做到足夠連貫時,就是縱劍!
但婁小乙的縱劍不同!他就沒有規律性的急和徐!因為他永遠在變!通過這種變,來達到急速遁行的規避效果,同時得到了一個好處,他在任何時間內都具備徐的狀態下的發劍準備!
隨時隨地的保持最強的出劍狀態!再配合他變態的劍光分化,落實到每一縷劍光上的比他人都要更沉重的劍上威力!
當這些結合到了一起,也就不存在什么劍招不劍招,秘法不秘法的,因為他的隨手一擊,對他人來說就是大威力的秘法劍招!
這就是把基礎發揮到了極致的結果!在這樣的極致下,哪怕強如陽神李提克漢,也一時之間只有招架之功,沒有反擊之力!
數百年下來,這也是婁小乙頭一次在陽神面前的肆無忌憚,厚積薄發之下,不知不覺中,他的劍術已經來到了一個新的境界,雖然還不知道究竟達到了哪種程度,但現在再進劍道碑最后幾關,怕是鴉祖也休想還能秒了他!
……背傀有些郁悶,因為他就算是在一旁觀看,竟然也看的他頭疼欲裂!因為婁小乙的遁縱方式永遠在矢量變速中,所以要想看的更真切,他的神識也不得不處于一種無規則的變加速中!忽強忽弱,忽快忽慢,攪得他腦仁疼!
“是我受傷太重,壞了腦子?我怎么看他遁縱這么累?不是他累,是我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