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來說,在宇宙修真界中不知深淺的修士很少,自知之明是必備的素質,大部分修士還是有分寸的,他們會把自己的宏愿控制在一個合理的范疇,以達到最終成仙的目的。
難度在于,在修真界中,沒有一個道統,沒有一個傳承,沒有一本典籍,能夠描述關于仙人,甚至大羅金仙能力的框架究竟是什么?
不授師徒,不落文字,不傳外耳,就是四圣之天的規矩!
如此,對超我的分神構筑,就真正是五花八門,各有奇思妙想,其中不乏讓人叫絕,異想天開的天馬行空!
絕大部分這樣的修士對未來超我的分神構建,將注定通不過天道的審視,這也就是為什么絕大部分半仙之身,永遠也踏不出最后一步的真正原因!
以此看來,對超我的構建,其重要性還要遠遠超過婁小乙的想象!根本不是他原來所想的那樣可有可無,金仙也好,真仙也罷,隨便弄一個敷衍上去的例行公事。
過去,現在,未來,同樣重要!
他通過在奇正凈土重整了自己的過去,現在又在照鏡之壁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未來!仿佛冥冥中有人牽引一樣!
每個修士,在修行的過程中就總有這樣那樣無數的貴人,他們也不見得都是好意,但卻在最正確的時間里,把你推到最該出現的地方!
福禍相倚,何談得失?
但有一點,對過去未來的重新審視,讓他具備了更堅實的基礎!
構建過去本我,就是一個不斷肯定自己的過程,連自己的過去都不認可,又哪有修行前程可言?
構建現在自我,是一個正確認知自己,不虛夸,不自卑的過程,修士只有讀懂了自己,才有可能去讀懂這個世界!
這兩項都是基礎,都是在打地基埋樁子!
但是,修士未來的成就有多高,實際上靠的是未來超我!把自己定位到一個什么樣的高度,才能既有廣闊的空間去證明自己,又不至于太委屈了自己的潛力。
簡單的比喻,就像蓋樓,你的過去現在不可能改變,現在也已經定型,就相當于樁子已經打下,地基已經筑好,那么,按照修士的地基深淺,強度,地層的承重能力等等因素,天道就會自動默認一個如果有一天你能達到成就仙人后的樓層高度!
比如婁小乙,以他的地基牢固程度,天道可能會默認他在蓋起大廈十層后是人仙的高度,三十層時是真仙的高度,六十層時是金仙的高度,百層便是大羅金仙的高度!
所以他要許宏愿,如果許的是大羅金仙,那么他的超我分神架構就不能超過百層,如果超過了,就是廢愿,本人不自知,卻永遠也邁不出那一步,因為你的宏愿與你的基礎不搭配!
以此類推,如果他許的超我宏愿是金仙,那么他對超我的分神架構就不能超過六十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