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個瑰麗的世界,整個世界就仿佛處身在一個狹長的走廊中,走廊四壁異彩繽紛,流光四溢!
這里是莫愁路,是修真界經過藝術加工的說法;如果單只從宇宙天象本質來看,這里就是一個巨大的灰洞!所以,主世界不能見。
宇宙有四洞,黑洞,白洞,蟲洞,灰洞。
黑洞,它是由一顆恒星崩潰而來的,當恒星將自身半徑壓縮到一定程度時,可以吸收物質甚至向外垂直的光線都能夠吸收時,便可轉變為黑洞。具有吸收一切物質的特性,它能將任何物質容納其中。
與此同時,還有一種神秘的天體的性質則是與黑洞正好相反,這一天體無法讓任何物質容納其中,只能不斷地噴出其內的物質,因為與黑洞的性質相反,所以被稱為白洞。
顧名思義,白洞與黑洞具有“反演關系”,它們在特性上呈現出相反性,一個是吸收一個則是吐出。
黑洞與白洞之間是存在關聯性的,因此,無論如何都會有一定的通道將二者連接起來,而蟲洞便是這一通道。換言而之,蟲洞便是連接黑洞與白洞二者之間的通道。
這不是枯燥的說教和虛幻的想象,事實上,宇宙中最出名的黑洞白洞就是內外景天!它們被偉力者所改造,就被當成了半仙修士的大本營,這是天象和修真的結合,互相之間并不矛盾。
灰洞,則是恒星轉變為黑洞不成時的產物。由恒星轉變到黑洞這一過程中,如果恒星半徑壓縮達不到黑洞的程度,便是形成了灰洞。
灰洞具備黑洞和白洞的部分特點,就可以吸收,也能夠吐出,就是沒有黑白洞的那么極致!是個半成品,但卻不能說是個殘次品,因為在時間的長河中它也可能最終變成黑洞,當然,這個時間甚至就只能用紀元更迭來衡量。
誰也不知道它最終會變成什么洞?黑洞?白洞?或者新的亂七八糟的什么洞?
莫愁路,就是這樣的一個地方,用文詞來形容,顯得就比較高大上,比較修真!這是修真界的傳統,他們不喜歡用本質來命名,因為這會讓修真變得廉價!
天狐一族,就是被下放到了這樣一個地方,你不能說它不是在主世界,但出入這里卻需要一些規矩;既控制數量,也限制頻次,相對來說,對外來者倒是沒什么限制。
不管怎么說,這里要比主世界更嚴格,卻比內外景天更輕松,也沒有專門的仙君來管理,更不會出入都是人類半仙的存在,生存壓力也就小了許多。
兩萬年下來,這里已經成了天狐一族的樂園,不管是真樂還是假樂,反正看起來很快樂。
也偶有人類修士來到這里,基本至少都是真君,真君以下的境界限于修為層次是看不到灰洞這樣的宇宙奇觀的。
但最近些年,來到莫愁路的修士尤其多!其中還以半仙修士為主,在紀元更迭的前夕,這也屬于很正常的不正常。
但對天狐一族來說,就有些不厭其煩!從本質上來說,天狐并不是一種很喜歡和人類打交道的物種,這從她們喜歡用幻境來考驗人類就可以看出一二。
寧可在幻境中認識對方,也不愿在現實中發生交往,既是習慣脾性,也是對自己的一種保護!
但沒有哪一種保護是萬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