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所作智,即轉前五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所得之智。謂能遍于一切世界隨所應化應熟有情,示現種種無量無數不可思議佛變化事;方便利樂一切有情,常無間斷。
劍光劃過,其樂融融,僧與劍仿佛融在了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劍不是劍,僧也不再是僧……
其他三僧高聲唱道:“叭……”
婁小乙一個趔趄,輪回流轉,才緩上一口氣,口中仍然毒舌,
“大師真是個妙人,兜里掖付牌,逮誰跟誰來!”
他這一番試探,其實也是四位哈和尚試探于他!雙方都不認識,就談不上熟悉,彼此十分的陌生,就有了雙方接觸摸底的需求!
有的放矢,才是頂尖大修的風范!不會像小修那樣先打起來看,這招不行再用下一招;高層次對決,一個不慎,輕則失去主動權,重則喪命,可不是玩笑。
所以四個和尚都想知道自己畢生鉆研的佛法能不能有效破解劍修兇名宇宙的飛劍,現在看來,還是可以的;當然,劍修肯定有所隱瞞,但大的方向在這里,沒露的也就是一些精雕細琢的東西,他們也同樣有后手呢。
至于六字箴言,這是僧人們的權利!四個打一個,人數優勢也是優勢,可沒人會假惺惺的明明人數占優卻來和對手玩單挑,在試探的同時,發箴言壓迫就是他們的權利,沒什么好說的。
婁小乙也基本摸清了情況,這四個和尚之所以被派來,顯然上面指派之人是很有講究的,在佛法基礎三身四智五眼上力求做到了平衡,就是不想給婁小乙任何機會!
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覷盡多少無妄事,不管你有什么手段,都逃不過僧人們的眼睛;當然,五眼中還有一眼稱為肉眼,那是人人都有的,其實就是五眼俱備。
就是個四五眼聯盟。
佛有四智,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這四個人各具一智,就包括了世間所有的智慧,現在,過去的,未來的,無所不包,無所不備。
這樣的組合,理論上就沒有缺陷,不管婁小乙用什么手段,都逃不過四個和尚的眼睛和智慧,至于怎么應對,這已經不重要了,只要能勘破,那就一定能找到對應的手段!他們這個境界,沒有應付不了的,只有一時間沒有勘破的。
布置很周到,看是是盡了心的,能在主世界半仙巔峰中聚齊這樣的四個人,佛門底蘊之強大可見一斑。
但這只是理論上的!在這個修真界中,起決定因素的往往還有理論外的……比如,婁屎棍的眼-屁-眼!婁屎棍的智-沒有理智!
理論上,雙方試探已畢,接下來就是各展道境,各憑本事的一較高下,在這方面,佛門四僧有無比的自信,因為在互相試探中,他們看起來輕描淡寫的六字箴言還有二個字沒念!
他們也不會再念了!因為念完就是一道箴言輪回,一切都會從頭開始,而對手會在箴言的壓力下受到多少傷害還完全是個未知數。
不念完的好處就的,箴言規則內,劍修逃不出四人的這個圈圈!
這有些狡猾,有些無恥,在互相光明正大的試探下玩下三濫不應該是佛門的作為;但修行門派就是這么的奇怪,在境界低微時的品格往往在境界高時被拋棄,而那些在凡夫俗子眼中的下三濫到了凡人的頂層后卻變成了智慧!
這就是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