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沉吟了一下,還是說道,“咱們大學,本來就是培養學生的能力,既然人家有了更大的能力,普通學生的方式,自然不適合這些人。不過你還是要跟你這學生溝通一下,咱們學校對學生創業,體現能力,一直都是支持的。像他這種情況,是可以跟學校溝通的。”
“啊?”李云聽的一愣一愣的,有點不能理解的說道,“這怎么溝通?”
看著還反應不過來的李云,趙明也有些無奈,“這樣好了,你把你這學生叫來,我們溝通一下,聽聽他的想法再說。”
于是王有風再次被召喚到辦公室。
聽到趙明的試圖讓他加入創業協會,王有風為難道,“趙老師,這樣,你說的什么學校創業協會,我也不用加入,大家也不是一路人。”
曾經在這里上過四年學,王有風可知道創業協會的面目。
搞個活動,發個傳單,稍微組織一下培訓,這就是創業,跟他,確實不是一路人。
創業協會的德性,趙明自然也清楚,不然也不會急著拉王有風進去了,缺個招牌啊,介紹出去都沒底氣,見王有風拒絕,勸道,“加入創業協會,對你還是有很大好處的,能獲得學校資源的扶持。”
學校資源的扶持?
王有風差點笑了,這話要是水木燕大,乃至科技,航院,王有風也都認了。
可礦院窮成三個部門擠一個辦公室,資深的團委干部都沒個獨立辦公室,又是搞挖礦的,能有什么資源。
靠那一萬多的學生嗎?
嗯,學生?
想起這個,王有風突然想起學生兼職的事。
找大學生兼職這種事,學校出面,比王有風自己出面,效率又高,麻煩還少,很多時候,還是一個擋箭牌。
附近的學校,等級可都不低,就是面對明槍暗箭,有事拉前面擋槍,比他的身板硬實多了。
要是更進一步,能把附近學校都拉一起,能不給他們面子的地方,還真不多。
不說別的,就這些學校畢業生凝聚成的人脈,不夸張的說,半壁江山不敢說,小半壁還是有的。
要是真能融入到里面,稍微能利用一些,多了不敢說,從此干什么,都再也不缺敲門磚。
很多時候就這樣,能敲開門,坐下來聊聊,很多事都是可以說明的。
不說別的,涵游打交道的地方,就有很多電子科技的畢業生,拉上電子科技的關系,有點小問題,該整的整,該改的改,其他自然好談的多。
這也不是違規操作,只是多個解釋的機會,很多時候,騰飛與衰落,差的或許就只是一個機會。
當然,這些想遠了,但是現在就有一個好處,兼職不說,缺課的問題也更好解決……
想到這里,王有風沉吟了一下,問道,“趙老師,我有個不成熟的提議啊,我可以成立一個創業實踐小組,可以掛到創協名下,或者單獨成立一個社團。我也可以先把一些兼職的工作,放給創業實踐小組,到時候可以優先錄用學校統計出來的一些貧困生,也能算是學校對困難學生的照顧。”
“嗯?”聽到王有風的提議,趙明眼前一亮。
他又不是第一天參加工作,自然看明白這提議的好處。
創協不創協的不說,本來也就是掛個名,有網站,甚至聘請幾個水木學生,算是創協成員的創業成功,但也就印到宣傳資料里。
或者成立新社團,他都沒放在心上,團委本身就負責學生社團的事,包括學生會這個最大的社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