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城,夏科院太陽能研究所。
一間辦公室里。
太陽能研究院士趙建望正在看一份關于夏國探測火星的火星車太陽能面板結構的文件。
“老趙,你這是在看什么呢?”
辦公室里走來另外一名院士,年齡大約五十多歲的樣子,也是太陽能研究所的骨干之一,彭長軍。
“祝融號火星探測車的太陽能面板結構文件,我看了一下,綜合起來,祝融號火星車在火星上使用太陽能充電的話,完成基本探測肯定是沒什么問題的,但航天局,還有其他科研部門有不少科研項目,想要祝融號火星車在火星上面完成,這就對于祝融號火星車的電量有很高的的要求標準了。”
趙建望分析著說道。
“我記得祝融號的話,還有三個月的時間,就要發射前往火星了吧?”
彭長軍想了一下,說道:“而且祝融號火星車的電池以及太陽能面板,都是我們太陽能研究所這邊審過的,我們當時不是還給過意見么。”
“是。”
趙建望點了點頭,但是現在火星探測項目需要做的科研真的是越來越多的,我們和鷹醬國那邊可是在競賽呢。
“所以你就想,看能不能給祝融號火星車的太陽能面板再優化一下,使它可以在火星上面完成更多的科研項目是不是?”
彭長軍一下子便看出了老趙的心思。
“那可不是么。”
趙建望確實是這個想法。
祝融號火星車要是能夠有更好的動能供給,那么它就可以在火星上面進行更多的科研探測項目,從而加速夏國對于火星的探測,甚至是做好未來載人登陸火星的準備。
這對于一名科研者來講,自然是義不容辭的。
但趙建望反復看過了祝融號火星車現在的情況,它使用的太陽能面板,已經是當前國內最先進的科技了。
“老趙,不知道你聽說了嗎,咱們國內有一所高校,在石墨烯領域有重大技術突破,并且提名了國家科技獎。”
彭長軍見老趙這么執著,便提醒了他一下。
當趙建望聽到石墨烯這三個字的時候,并沒有多大的驚喜。
因為對于像他們這樣夏國頂尖的科研者來講,石墨烯這樣的材料并不稀奇,甚至太陽能研究所也能夠提取出級高純度的石墨烯。
更何況。
祝融號火星車的太陽能面板,還真就是用石墨烯做的。
只不過用的石墨烯并非最好的,因為以當前國內的技術,還無法制備出近乎百分百純度的石墨烯材料。
“一所高校能夠制備出來的石墨烯,顯然不太可能達到我們所需要的標準。”
趙建望搖了搖頭說道:“祝融號火星車本身就是石墨烯太陽能面板不是么?”
“我看未必啊。”
彭長軍忽地認真的說道。
“老彭,你這話什么意思?”
趙建望聞言,驚詫的看向彭長軍問道。
看他這樣子,似乎這所國內高校的石墨烯技術,能夠制備出更好的石墨烯?
“前段時間,上面給了我們太陽能研究所一個新的項目,就是與霧城文理大學、飛躍集團合作,建立石墨烯太陽能發電站,這個項目預計明年之內完成。”
彭長軍當即說道:“我看過了霧城文理大學、飛躍集團他們提供的材料,關于石墨烯制造的石墨烯太陽能光伏板,能夠轉換光能為電能的效率極高,而且這或許還不是他們所掌握的最優秀的石墨烯材料,我想,既然霧城文理大學有能力提名國家科技獎,那么我們是不是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