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嘛,品學兼優最基本,品行很重要,學習成績一樣重要,學習成績太差,社會上咋看?咱們不能不顧及。”
這話得到楊烈文認可:“看他高考成績再說。”
騎上自行車,出了鎮府大門,呂振林帶著呂冬來到建筑三公司的大院子,同樣熟門熟路,進了一間平房辦公室。
“三哥,你咋來了?”迎上來個年紀比呂振林小七八歲的中年人。
呂振林把卷起來的錦旗遞過去:“老五,咱哥倆不來虛的,敲鑼打鼓在縣里影響不好,你收起來叫人掛上。”
呂振飛接過錦旗放桌子上:“三哥,你笑話我不是?我哪里的?能忘了根?”
有些人離開農村,就真的離開了,再也不想回去。
同樣,也有人無論走到哪里,做些什么,都認為家鄉才是歸屬地。
哪怕死了,也要落葉歸根。
“冬子也來了。”呂振飛經常回去,認識呂冬:“幾個月沒見,又長了。”
呂冬叫人:“五爺爺。”
“坐!”呂振飛招呼呂振林和呂冬,拿茶杯沖茶。
呂冬趕緊接過來,兩位都爺爺輩的,這種活自然要他這個小輩動手。
呂振飛看呂冬一眼:“懂事了。”
呂振林說道:“誰說不是。呂春和呂夏兩個混小子,也都是十七八才懂事,這兄弟仨……”
他又說了縣里準備表彰的事,呂振飛也有所耳聞,夸獎了呂冬幾句。
呂冬大多數時間都在聽,長輩偶爾問,才會插話。
時間過的很快,呂振林沒有多待,半下午就跟呂冬出了縣城往回走。
來到劉家灣路口,一輛三輪自行車迎面而來。
車子銹跡斑斑,不大的車斗里堆著三袋子尿素,騎在車上的大女孩彎腰用力蹬,后面的小女孩往前推。
呂冬看了眼,對呂振林說道:“有同學,我說句話。”
呂振林停下自行車,呂冬下車,主動對三輪車那邊打招呼:“招娣!”
聽到呂冬的問話,前面的大女孩停車,直起腰。
她不長的頭發在腦后綁成一個小辮,有一張瓜子臉和立體的五官,但正處于人生戰痘最為激烈的階段,額頭臉頰長出一個又一個紅疙瘩,有些連成片,其中幾個含苞待放,紅中泛白。
另外,露出半截袖的胳膊曬得通紅,小臂朝上的部位可能曬得時間太長,明顯爆皮了。
這讓大女孩看起來有點嚇人。
大女孩微微低下頭,聲音不大卻堅定如鐵:“呂冬,叫我劉琳琳,我不叫招娣。”
“知道了。”呂冬一直都這么叫,想改很難。
呂冬看向劉招娣,劉招娣頭落得更低,劉琳琳只是她私下里改的,戶口本子在她老子手里,又牽扯到高考,想改也改不了。
呂冬又沖三輪車后面的小女孩說道:“你是再招吧?”
小女孩十四五歲,伶牙俐齒:“我認得你,我姐班里年年考倒數第一的。”
呂冬無言以對,無從反駁。
劉招娣似乎不想讓人看到長滿痘的臉,低著頭問:“你有事?”
呂冬哪有事,只是見到同學說句話:“咱六年同班同學,見到不打個招呼?前幾天,我還看到你爸來。”
劉招娣臉色變了下,她爸對同學,尤其男同學說啥話,猜也能猜到。
男孩就那么好?自個還不夠給他掙臉?干的活還不夠多?還要咋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