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的本子!
金黃色的獎杯!
見到這兩樣,呂冬臉都綠了!
不用看,也能猜到。
紅本子是榮譽證書,系著紅緞帶的金色獎杯難道是物質獎勵……
這也太坑了吧?
后面,楊烈文準備去前排就坐。
鎮里的宣傳干事小跑過來,低聲說道:“晚報來記者了。”
楊烈文轉頭看向影院門口,就見縣里宣傳口的人,陪著幾個陌生面孔進來,其中打頭的是一個******、下巴上長有紅痣的年輕女人。
這是晚報來的記者。
大會很快開始,這種會議,當然不會有創意和新意,領導講話,先進單位代表發言,先進個人發言等等。
過了不知道多長時間,呂冬渾渾噩噩的腦子清醒過來,大會開始表彰這次洪水中涌現出的先進。
呂家村成為青照縣抗洪救災先進村集體!
呂冬發綠的臉正常了一點,因為獎杯是頒發給單位的,不給個人。
接著,呂冬臉色恢復正常,還笑了起來。
主席臺上有人宣布,為了表彰和激勵好人好事,先進個人每人獎勵500元!
有工作人員提醒,包括呂冬在內,十幾個人從左側上了主席臺。
領導挨個握手,頒發榮譽證書和獎金。
這在青照縣也算開了先河,貌似以前給榮譽證書也給獎金的,只有每年的大蔥狀元。
有榮譽,有物質激勵,普通人做起好人好事,底氣會更足。
主席臺下面,晚報記者們所在的區域,方燕扶了下眼鏡,確定沒有看錯。
也不會錯,剛宣布的表彰名單,就有一個名字叫呂冬!
這就有意思了,一個公交車上見義勇為、敢于向媒體揭露古董騙局的少年,還是青照縣五十年一遇洪水的抗洪救災先進個人?
方燕憑借職業素養,嗅到了大新聞的味道。
這呂冬真是處處給人驚喜!
方燕對青照縣宣傳口的人說道:“會后我能不能見見呂冬。”
“你認識呂冬?”這人問道。
方燕簡單解釋:“呂冬在一篇新聞報道中幫過我。”
不是私底下跑過來搞突然襲擊,而是配合縣里宣傳,當然不會拒絕:“我帶你過去。”
從主席臺一側退場,呂冬把獎金塞進兜里,算上昨天賣的東西,個人資產漲到了1900多塊。
縣里很給力,很大方,不錯……
資金一步步增長,本錢也越來越厚實。
呂春從后面過來,問道:“感覺咋樣?”
呂冬正兒八經說道:“這份沉甸甸的榮譽,讓我更有動力了。”
有獎金當然就有動力。
突然有聲音叫他:“呂冬。”
聽到有點熟悉的女聲,呂冬見到了熟人,有些意外:“方記者?”
方燕笑著說道:“我來報道這次表彰會。”她指指周圍的人:“咱們找個安靜點的地方聊?”
呂冬看向走廊盡頭:“那邊人少。”
呂春看看呂冬,再看看掛著吊牌的女記者,搞不明白怎么回事,擔心呂冬吃虧,跟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