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萬舊話重提:“呂冬,你這生意真的應該做大。”
呂冬順著他的話說道:“我準備在這開店:”他特意指了下一號鋪那邊:“看到沒,正對路口位置最好的那個店鋪,我已經買下來了,商鋪基本建好,就等交房。”
伊萬很有中國范的抱拳:“恭喜。”
呂冬說這些,不是想賣弄:“伊萬,有沒有興趣參一股,合伙一起干。”
伊萬笑著說道:“呂冬,我不懂做生意,也沒有錢。”
呂冬說道:“不用多少錢,投上一小筆,當個股東,每年等分紅,我這買賣你也看了,在大學城不缺少顧客,就味道來說,還有再進一步的可能。”
伊萬是個老師,卻也懂人情世故:“呂冬,你們這邊都說有來有往,你主動邀請我,我能做什么?”
呂冬嘗試邀請他,有些話自然說在前面:“有麻煩的時候,需要你這個股東露露臉,說幾句話。伊萬,你來這好多年,又在省大教書,應該體會過,你說上幾句話,可能比一些人努力很久好用。”
這年代,這大環境,懂得人自然都懂。
別說現在,別說伊萬,再過個二十年,非洲窮的叮當響的小國來的泥哥……
伊萬這人,已經中國化,甚至太東化,呂冬認識他近半年,還一度在省大校內籃球賽上合作過,能看出這是個名副其實的好人。
放在泉南乃至太東范圍內,伊萬絕對比他那個還沒影的某會委員好使。
至于呂建軍留下的關系,這個階段能不用最好就別用。
遇到麻煩,要盡可能想法子自個解決。
伊萬又不是第一天來太東,當然明白呂冬話的意思,考慮片刻,說道:“呂冬,我不做任何違法亂紀的事情。”
呂冬一臉嚴肅:“伊萬,我們認識半年了,你見過或者聽說過我做違法亂紀的事情嗎?”
伊萬實話實說:“沒有,雖然有些關于你的傳言,但我知道,你是一個好人。”他也在考慮這事:“我手里錢不多,跟你合伙干,也只能當個很小很小的股東,我要好好考慮一下。”
呂冬去年就說過合作的事,當時伊萬表示自個是窮人,可能手里錢真不多,畢竟很多人賺的多花的也多。
他說道:“行,你知道我手機號,想好了就給我打電話。”
哪怕占百分之一的股份,到時也有正當理由出面。
況且,伊萬能發揮的作用,不僅僅在這里。
這年頭,一個老外不要太好用。
呂冬曾經想過搞個中外合資公司,咨詢過呂建武之后,發現他想多了。
現階段對于中外合資的規定,外方可以是公司、組織或者個人,但除去極少數特殊行業,外方出資比例不少于百分之二十五,才能劃歸中外合資企業的行列。
餐飲明顯不屬于特殊行業。
但有個外籍股東,很多吃拿卡要的地方,都會好一些。
況且,伊萬想要投資,也要拿對應的資金出來。
吃過午飯,又跟呂冬聊上一會,伊萬告辭回西邊的省大,臨走前表示一定會認真考慮呂冬的邀請。
他本人非常喜歡呂冬這邊的小吃,也有實地參與的興趣。
呂冬邀請伊萬,只是一種嘗試,就算他不接受,也不會對計劃造成多少影響。
因為學生返校,連續兩天生意都很一般,但隨著學校正式開學,市場漸漸恢復之前的火爆。
呂冬又給趙娟娟打了電話,正好她和錢銳明天要來大學城,雙方約好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