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對面是大名鼎鼎的呂魁勝,高明不敢亂說:“以前家里上坡干活,都是我放學回家做飯,炒菜、煮粥和做湯都會不少。”
呂冬點點頭:“能不能接受在廚房工作?”
這活比給拖拉機裝車輕松多了,高明連忙說道:“能!”
呂冬干脆直接:“說下待遇,廚房工試用期每天十塊錢,試用期結束十二,上班時間早十點到晚九點,每個月休息兩天,具體哪天休息,根據情況協調,臨時有事請假,最少提前一天說。每個月保持全勤,還有30塊錢獎金。”
這工資跟后面工地上的小工差不多,比大工差遠了。
呂冬開的數目,與縣里公家單位效益最好的化肥廠類似,今年剛進化肥廠的人,女性月工資330左右,男性360左右,不過要交1萬左右的集資款。
看著不起眼,福利卻很好,因為能進去的,可以混上編制,還給繳納養老保險。
不過,想要進這種廠子,不托上靠譜的關系,再花個萬把塊錢,根本沒希望。
高明問了幾句具體做啥,呂冬用不著忽悠人,大致說了一下。
這活比給拖拉機裝車輕松多了,高明應下來:“行,啥時候開始上班?”
呂冬說道:“如果你方便,明天就過來。”他指了下窗外:“店鋪要過段時間開業,目前我在市場上擺攤,你可以趁這段時間,過來熟悉熟悉。”
高明順著呂冬所指看外面,見到了一個打著呂氏麻辣燙招牌的攤位。
呂冬又說道:“有幾點,我說在前面。第一,我們做的是餐飲行業,必須非常重視個人衛生;第二,我們的客戶以來自各方的大學生為主,在店里盡可能說普通話……”
聽到普通話,一直靜坐不言的杜小兵差點笑出來,貌似呂冬平時就不會說普通話。
呂冬非常清楚,以后肯定要走出青照走出泉南,所以最近也在鍛煉著說普通話,但身處家鄉,想改鄉音不容易。
高明說道:“行。”
呂冬轉頭看杜小兵:“杜總,你還有要說的沒?”
杜小兵忍住笑,搖搖頭:“沒有。”
呂冬又對高明說道:“這樣,明天早上十點前來這,帶一份身份證復印件過來。”
高明一口應下來,見沒有別的事,下樓出店,走之前特意到臨時市場看了看。
這份工作不說多好,起碼能臨時干著,比跟著老爹裝拖拉機強,那個重體力活累死人不說,賺的錢根本落不到口袋里。
二樓,杜小兵問道:“還有人過來?”
呂冬看眼墻上石英鐘:“還有倆,約的十點和十點半。”他簡單的說道:“這邊店開業,咱們還有四號鋪要開,人少不了。”
后面的倆人都是女的,有一個僅僅看過外表,呂冬就否定了。
這個不算冷的天里,陽光從外面照進來,落在這女的頭上,呂冬都能看到她頭上的虱子。
至于衣服和個人衛生,何止一言難盡。
臉倒是挺白,但從耳朵根子開始,帶了一道厚厚的黑項圈,不知道天生還是太長時間沒洗澡,身上還帶著股難聞的如同煤油般的氣味。
餐飲行業,衛生是基礎。
雖然很多飯店進過廚房之后,就再也不想吃他家的飯,但都能做到表面光鮮。
呂冬對于衛生要求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