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丹從國外而來,又享受多日超國民待遇,很多意識哪怕原本沒有,這么多天下來,也被捧出來了。
“呂老板,我的投資是美元!”陶丹體會過這里對外匯的渴求,口頭開出張支票:“30萬美元,收購你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
聽這個價,似乎很有誠意,但讓出控股權,呂冬無法接受,說道:“陶先生,感謝你的美意,我的店和公司目前不缺資金。”
這是外資,對面的人不是他熟悉的好人大伊萬,以這年代的社會環境形勢,引入外資的話,一個弄不好,就會叫人喧賓奪主。
類似的事,不少見。
陶丹自有謀劃,又說道:“呂老板,我只是要求控股權,投入資源支持店面連鎖擴張,日常經營仍然由你說了算。”
這種哄人的話,呂冬一個字都不信:“抱歉,陶先生,我的公司和店鋪沒有接受外資的打算。”
或許是來到這邊始終高人一等的待遇,陶丹心中有點不高興,臉上卻絲毫沒表現出來,笑著說道:“呂老板,接受我的資金,你的公司將成為外資企業,享受眾多優惠待遇。”
呂冬婉拒:“非常抱歉,我對公司和店鋪發展有充分規劃。”
幾分鐘后,陶丹出店鋪,臉色如常,看不出任何區別。
招商局的工作人員過來,問道:“陶先生談的如何?”
陶丹敢漂洋過海跑過來,自有幾分心機,笑著說道:“沒談成,但能認識呂老板這樣一位飲食行業的人才,我受益良多。”
聽到他這么說,工作人員放下心來:“陶先生,我們回縣城?”
“回去!”陶丹笑著說道:“你們單位中午有場宴會,缺席太失禮了,我們現在過去。”
工作人員掏出手機打電話,讓司機把車開過來。
轎車過來,陶丹上車后座,車子從北邊回到路上,拐過中心路口的時候,因為接近中午的關系,透過車窗能看到紅底白字的呂氏麻辣燙招牌下面,人流如同潮水一般涌入對開的玻璃門里面。
陶丹忽然想到在自家在新加坡的兩家飯店,如果能有這么好的生意,何必漂洋過海來這邊冒險。
不過,這片土地真的是充滿勃勃生機,對他這樣的外商來說,太友好了。
呂冬坐在店里,納悶縣里從哪招來的外商,外商不都是跟大公司大公司合作?跑來投資自個的小店,不掉份嗎?
在他眼里,陶丹哪怕有黑頭發黃皮膚,仍然是個老外。
新加坡人?呂冬搖搖頭,從始至終也沒打算跟這個老外合作。
呂氏餐飲公司正在一步步走入正軌,有一個大伊萬就足夠了。
一直裝透明人的七嬸過來,問呂冬:“冬子,剛剛那個老外要用30萬美元買你公司一半?”
七嬸不是外人,呂冬沒必要打馬虎眼,笑了笑:“他是這么個意思。”
“30萬美元多少我們的錢?”七嬸好奇。
呂冬隨口說道:“大概200來萬。”
七嬸瞪大眼睛:“200來萬?你那公司這么值錢?”
呂冬只是笑,沒有多說,目前漢堡皇和呂氏麻辣燙倆店,前者單日營業收入穩定在1萬5以上,后者很少掉下9000,。
不說擴張的事,單單這倆店,就算他想賣,三十萬美元也買不到一半股權。
呂冬壓根沒打算賣,何況涉及控股權。
因為陶丹是外商,呂冬想了一下,專門給趙干事打個電話,簡單說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