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三點多,前來視察的領導們終于坐上了車,呂振林和呂冬等人,一直送出村去,看著汽車遠去,這才放松下來。
這個官本位思想尤其嚴重的地方,想要重建學校,很多事無法避免。
呂家村確實可以通過呂建軍戰友的關系,一層層壓下來。
不過,但凡有點頭腦的人都知道,這絕對不是什么好辦法。
好在能坐上領導位置的人都是人精,只要給予足夠的尊重,能讓人體現出權威,也不會特意設置障礙,支持呂家村小學重建的意思非常明確。
往回走的時候,呂振林又說道:“后面幾天,我拉著老梁多跑幾趟教委,趕緊拿到書面文件。”
李會計附和:“這種事及早不及晚,拖下去容易出其他幺蛾子。”
呂冬贊同:“打鐵得趁熱。”
萬一領導拍腦袋一想,讓呂家村搞個贊助啥的,也不是沒可能。
這年頭雖然過了打秋風最厲害的時候,但難免有人眼紅。
不管怎么弄,呂家村小學的重建,都要在教委的決策下,大領導馮主任的領導下完成的。
這一點,啥時候都不會變,也不能變!
所以,未來準備成立的呂家村小學籌備委員會,歸屬于教委指揮,會著力邀請馮主任擔任籌備委員會的一把手,并且按照馮主任的指示,將呂家村小學打造成青照教委鄉村小學改建試點單位。
馮主任當然都是掛名,反正教委一毛錢都不用出,學校建成功勞歸教委,中間出問題那就是呂家村村委來背鍋。
回到村委,大家伙關上門開會,討論小學校籌建的先期事宜。
最大的問題教委解決了,剩余的事就簡單多了。
承建單位直接找呂冬五爺爺負責的建筑三公司,以三公司的實力,建設十幾間紅磚大瓦房小菜一碟。
資金也不用愁,食品公司生意好,村里有錢,一分錢都不用集資,也不用找村里在外打拼有成的人拉贊助。
呂振林的意思,村里能自個解決,就不要去麻煩出去的那些人。
從村里出去的那些人,在外打拼很不容易。
時間暫定明年暑假,力爭在兩個月內完成所有建設,最遲不超過九月中旬。
農村地區特有的麥假和秋假全都調到暑假里面,盡可能不耽擱孩子們正常學習時間。
一切以孩子們的學習為重。
作為小學校的象征,有歷史的大影壁和大戲臺都會保留下來,只是進行適當的修整,而不是一窩蜂的全部拆掉。
亂拆亂建,把老建筑全都扒干凈,將來呂家村發展起來,肯定會后悔。
所以,在呂冬和呂振林商議過后,村委就正式發布公告,老街上的房屋不經村委同意,一律不準推倒重建,維修也要在村委報備,村委聘請專業施工隊進行。
有想要蓋新房的,可以向村委申請批新的宅基地,宅基地的相關手續和費用由村里負責。
以呂振林的威望,足夠推下去。
況且,住在老街上的人,大部分都是呂振林這邊上下沒出五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