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家店與光美就隔著道玻璃幕墻,那邊有什么動靜,基本一目了然。
如果他們肯通風報信,作為本土企業的三聯,在有些事上將大有文章可做。
這等于三聯在光美家門口安了根釘子。
付朝霞收起名片,忽然想到一個事,那個三聯的什么綜合經理李強,看似挺有禮貌挺尊重人,從頭到尾卻根本沒問過她姓啥叫誰。
大單位上的小領導,果然不一般。
呂冬這時仿佛什么都沒看到,什么都沒聽到一般,去找另一邊的杜小兵。
付朝霞應對的很好,做公司開門營業,絕大多數情況自然以和為貴,不涉及根本利益之爭,最好別輕易跟人起矛盾。
光美電器這邊又開始往里放人,還有人陸陸續續趕過來,加入到排隊的行列里面。
人的心里很怪,一個地方沒有人,可以隨便出入,人往往不愿意去,認為浪費時間。
反而排隊的人多了,人自動加入排隊的行列,排上一個小時乃至更長時間的隊,都不會覺得浪費時間。
到十一點左右,不止光美電器人多,作為鄰居的幾家餐飲店也人滿為患,因為涉及到光美的促銷和抽獎,呂氏餐飲三家店里簡直人山人海,到了容納的極限。
店里不得不限制人進入,好在呂冬做了萬全的準備,在店門口幾個地方,準備了塑料凳子,能讓人坐下等待。
另外,所有等待的人都會免費提供一杯奶茶,也打消了等待的怨言。
三家店今天注定會血虧,卻能起到極好的宣傳和營造口碑的作用。
這條步行街,泉南人一年里總要來幾趟,有部分人再來時,極有可能會選擇這里就餐。
不說別的,這年頭,哪怕放在泉南路步行街,可供人選擇的正規就餐店也不是很多。
一直到晚上九點,三家店里才沒人。
哪怕忙碌了一天,客流始終沒有斷過,三家店在呂冬一再強調下,仍然保持著足夠的整潔。
有些規章制度,從一開始就必修嚴格執行,不輕易打折扣,否則就會像創衛申文那樣,看似聲勢浩大,不過就是一場形式運動,過后又是一地雞毛。
衛生,環境,標準,服務,食品安全,都是呂冬會常年緊抓不放的重點。
下班,杜小兵找到付朝霞,去問今天的具體數據。
因為不算多遠,倆人開車回青照,桑塔納從地下車庫出來,杜小兵打轉方向上泉南路,對呂冬說道:“知道今天的營業數據嗎?”
呂冬扣好安全帶,說道:“我沒去看,不過應該是負數,十萬以上?”
“猜的差不多。”杜小兵簡單的說道:“三家店真正的銷售收入七萬多,實際營業額接近負十三萬。”
呂冬說道:“光美的活動還會搞幾天,咱們這邊得繼續虧。沒關系,現在虧錢,是為了以后有更多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