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人流劃分,據說開店硬性規定之一,就是每天從備選店門前經過的人流要在1萬人以上。
毫無疑問,肯德基的做法能讓新店盡可能規避風險,后期運營也有保障。
換成陌生的城市,呂冬在新店選址前,所做的不會比肯德基少。
但在泉南這座最熟悉的城市,他有太多東西能夠參考,從而盡最大可能加快選店開店這一過程。
這種優勢,即便是肯德基這樣跨國快餐公司也不具備。
就像大潤發這里,肯德基還在做必須的前期市場調研,呂冬這邊已經在跟大潤發談房屋租賃手續了。
到下午下班之前,杜小兵跟大潤發這邊談妥租賃,正式簽訂三間店鋪的租賃協議,八十萬的房租也預交了定金。
本著用生不如用熟,新店的裝修仍然交給謝工的裝修團隊,保持相同的裝修風格。
這邊的輻射區域,有大型居民區,有從小學到大學的各種學校,還有商業公司和公家單位,三店連開都不會缺乏潛在的顧客群體。
唯一叫人頭疼的,就是周圍公家單位有點多。
這年頭,有些人習慣了吃飯不給錢……不對,是習慣了吃飯打白條。
至于白條的兌換時間,你沒有過硬的關系,真能拖成無期徒刑。
好在呂冬不打算做對公業務,公家單位的聚餐或者請客,不可能跑到漢堡皇或者麻辣燙去吃快餐。
呂氏火鍋的話,全做敞開式的大廳服務,不會單獨設立包間。
這樣對公家單位的人來說,私底下個人聚會還行,真要搞對公接待,呂氏火鍋檔次明顯不夠。
做對公業務,確實賺錢,還能夠大賺海賺。
但風險也大。
搞定歷下大潤發的新店租賃,后面的兩天里,呂冬和杜小兵又跑了幾趟銀座公司。
下一步,銀座率先推進大學城店和北園店的建設,不過今年開業無望,北園店剛開始建設,大學城店進度稍快,準備租用剛建好的會展中心的一座三層副樓。
鑒于大學城這一年多來從學生到居民人口暴漲,銀座新店不止是超市,還有商場。
這邊距離中心路口較遠,位于大學城南部眾多學校和幾個居民區的中心點,能有效輻射大學城南部市場。
銀座大學城店本就是張明宇談下來的項目,也由他負責,到時呂氏餐飲直接在商場內部租賃店鋪比起大潤發那邊容易多了。
大概是知道呂冬在忙,一直等到呂冬忙完這些,宋娜通知他,她父母請他去家里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