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賣鞭炮分完錢那天,呂冬送過一次宋娜,大致記得道路,加上宋娜在副駕駛上指點,很順利的就到了石頭村。
顧名思義,石頭村的房子和道路基本都是石頭建成的,緊挨著一個山畔子,大部分道路走自行車和小三輪車還行,汽車進不去。
好在宋娜家就在村頭上,門前就是主路,車能停在門口。
大冬天,十點多不到十一點,太陽爬高了,明媚的陽光落下來,曬的人暖洋洋的。
臨近過年,打工干活的基本都不干了,農村經常能看到,太陽直曬的暖和地,總有一堆人或蹲或坐,湊在一起閑拉呱。
再往前幾年,人手往棉襖袖子里頭一抄,東家長李家短的,拉上一天都不帶停。
宋娜家門朝南,附近就坐了不少人,有拉呱的,還有在太陽底下打撲克的。
桑納塔來到宋娜家門前停下,大部分人都好奇的看。
山村有些人在外打工,汽車并不稀奇,但有車來村里,還是挺少見。
“老宋那買賣這么掙錢?連汽車都買上了?”
“老宋懂啥,就會地里刨食,他那閨女厲害!”
“也是,咱村里,連小媳婦帶大閨女算上,有那個能比得上妮子?還沒上學就開店掙錢!”
有說好話的,也有瞧不上的。
一個穿著破棉襖的抄著袖子說道:“這黑蛋子就是個能不夠,上學不好好上,投機倒把,不務正業,畢業連個工作都找不上。”
“瞧瞧老許家的閨女,一畢業就端上鐵飯碗。”
“我跟你說,黑蛋子這種能不夠,將來找婆家都不好找……”
話正說著,車上有人下來,駕駛位出來的是個年輕男人,長得高高大大,模樣挺周正,跟老宋家的閨女說說笑笑,看起來關系不一般。
就看老宋打開家門,一家人從車上往里提溜東西。
看到倆年輕的進了家門,有好事的過去,摸著車問道:“老宋,車都買上了?”
宋爸笑著說道:“哪能,我們就掙個家用錢,這是別人的車。”
“剛那個小伙子的?”人斜著頭,往家里面看:“那是……”
宋爸擔心話亂傳,趕緊說道:“妮子的高中同學,在大學城合伙干買賣的。”
呂冬和宋娜從家門里出來,繼續往里面搬東西,大過年的回來,東西肯定沒少帶,就這宋娜明天還要去鎮上趕大集再買。
至于眼見的別人議論,呂冬和宋娜都不去管,倆人仍然有說有笑。
都是農村長的娃,見慣聽慣閑言碎語。
在農村里面,東家長李家短的議論太常見,哪怕呂家村老街這種大點的事上就非常團結的地方,都避免不了。
人閑了,湊到一塊閑扯,不說說別人家的不是,渾身不得勁。
呂冬提著兩桶鹵煮下貨進門,宋娜趕緊接過來一桶,宋媽招呼道:“我點上爐子了,進堂屋歇會。”
東西放在儲物室里,呂冬跟著宋娜去堂屋,因為宋爸宋媽時不時就回來,屋里打掃的挺干凈。
呂冬看這些石頭屋子,挺新奇,轉著看看,低聲問:“黑蛋,石頭縫里會不會往外鉆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