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冬把人往店里請:“衛總,穆總,這邊走。”
進店里,作為主人,難免要帶客人參觀一圈,店鋪全都位于一樓,裝修的也算上檔次,跟高檔酒店沒法比,但在大眾餐飲里面,絕對屬于一流水準。
回到一樓,衛永說道:“放在整個平城,呂總的這家店,也是專業做火鍋最大的店了。”
呂冬說道:“店面主打大眾飲食,地方大了,能容納更多人。”
衛永很應景的說道:“呂總生意興隆。”
雖然在很多人眼中,這位大公子還不成氣候,但歷經幾年商海磨練,基本的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還是懂的。
作為整個衛橋的大公子,衛永稱得上眼高于頂,更不會對每個人都這么和善。
但過來之前,衛永就聽穆坤說了,這倆人都不一般。
一個是泉南的富二代,家里在政商兩屆都有關系,另一個據說跟泉南的某位大領導,還有軍區的某位大干部,關系非同一般。
泉南是省會,能讓穆坤這個家里同樣不簡單的人如此說的,肯定不一般。
四個人聊了一會,呂冬很清楚,穆坤是看在杜小兵的份上幫的忙。
當然,也不排除穆坤想要跟他走近一些的可能。
人際關系網都是一點點建立起來的。
不說別的,穆坤請到衛永過來,呂冬很承這份情。
同樣的,呂冬也承衛永的情。
但凡有點社會經驗的人都知道,這個社會是有階層的,用杜小兵的話來說,人走到高的地方,也會接觸到階層更高的人。
后面,衛永接受呂冬邀請,出席剪彩儀式。
鞭炮和禮炮齊鳴,周圍有不少人旁觀,衛永、穆坤、呂冬和杜小兵四個人,一起拿起金色的剪刀,剪斷了彩帶!
旁觀的人看到,衛橋的大公子為這家店剪彩,自然認為這店不一般。
呂冬其實很清楚,衛橋衛家的人,在平城普羅大眾嘴里,算得上毀譽參半。
衛橋棉紡集團的所有公司,采用的都是標準的家族式經營,幾乎所有坐在關鍵位置上的人,都是衛家的直系親屬。
按照曾經網絡上的說法,哪怕一些很有能力的,為公司發展做出過巨大貢獻的人,最后仍然難免被衛家親屬取代。
至于企業內外,爭議也不少,據說前兩年衛橋棉紡收購平城最大的國企棉紡一廠時,棉紡一廠的員工極其抵觸,上千人堵在廠門口不讓衛橋的人進廠。
在國企員工眼里,衛橋棉廠就是個不起眼的鄉鎮小企業,而他們是有編制的堂堂國企員工。
這些人甚至沖衛家父子集體高喊:“滾蛋,鄉巴佬!”
衛橋棉紡是企業改制中的贏家,比如今年就從平城供銷社旗下的企業,變成了徹頭徹尾的私人企業。
但詆毀和爭議再多,也不能無視衛家在平城的影響力。
做生意,跨出大本營泉南,呂冬就跟光美電器一樣,自然也想跟地頭蛇打好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