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呂冬早起來跑步,家門口碰到鐵嬸,連忙回去拿裝好的一堆吃的給呂蘭蘭。
“冬子,太多了。”鐵嬸不好意思:“那丫頭,就知道饞嘴。”
呂冬隨口問道:“蘭蘭呢?”
昨天沒來,就覺得奇怪。
鐵嬸說道:“一早騎著自行車去縣里了,她帶了一幫同學給你店里到處發傳單,說是不能白吃你的好東西。”
呂冬不禁笑起來:“還挺有心。”
小姑娘漸漸長大了,雖然忍不住饞嘴,但做事像鐵嬸,很地道。
鐵嬸也笑:“不給你添亂就行。”
呂冬趁著晨跑的功夫,特地去村西南邊小學工地上看了下,因為建得是平房,這邊動作非常快,已經開始打基地了。
村里的老一輩,始終認為平房更適合小學生,安全性更高。
呂冬也是這么想的,小孩子正是皮的時候,上樓下樓的不安全。
現在剛進七月中旬,不出意外的話,十月一左右,呂家村小學的孩子,就能搬到新學校里。
大伯呂建國過來的早,點上根呂冬昨天送過去的煙,來到規劃的學校門口。
呂冬看著豎起來的標示圖,指了指左手邊,問道:“大伯,這里要建個鍋爐房?”
呂建國說道:“主要是冬天供暖用的,既然建全新的校舍,干脆把供暖也弄上,冬天用鍋爐燒暖氣,教室多少能暖和一些,也安全。去年冬里,新寨鎮上有個小學,用塑料布全都密封住窗戶,又在教室里燒煤爐子,老師跑出去聊天,結果一幫孩子輕微煤氣中毒,幸虧沒出事。”
呂冬點點頭:“確實不如裝上暖氣安全。”
以呂家村的位置,想納入城市集體供暖,短時期內根本不可能,只能自力更生。
呂冬很多時候都是提意見,真正實施起來,有專業經驗的人才是關鍵。
比如小學校,呂冬就沒考慮到暖氣的問題,但呂建國這個老建筑技術人員卻想到了,解決起來也不難。
呂冬又問了下古建筑那邊的情況,呂振飛正在范教授的指導下,帶著李山、呂建仁和呂建明等十來個人做先期勘測工作,以便暑期過后開工。
另外,在范教授的介紹下,這邊也與幾家做仿古建筑用品的正規公司,建立了業務聯系。
這也有利于建筑工程公司相關業務的開展。
短暫的旅游假期結束,呂冬重新回到公司上班,呂氏餐飲也算進入良性發展階段,就算他短時間內不在公司,也不會遇到多少問題。
況且,公司這邊還有杜小兵在。
來到公司,沒有見到杜小兵,呂冬問薛天:“老杜今天沒來?”
薛天回答道:“杜總去臨淄出差了,那邊有店今天開業,可能要在那邊待幾天,說是要為新店做考察。”
呂冬點頭:“我知道了。”
公司的業務進入良性循環,老杜也漸漸鍛煉出來了。
呂冬隨后去工業一路,在那邊見到錢銳,錢銳的工程隊已然入場,開始施工建設呂氏餐飲泉南配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