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冬覺得,說不定未來四五年就能實現:“大伯,車在不斷降價,咱們村的收入在增加,馬上就加入WTO了,車只會越來越便宜,所以買車這種事,以后不會稀罕。”
呂建國多少了解經濟形勢:“有道理。”
“所以,我個人覺得,設計規劃時,就要做好這方面的準備。”曾經呂冬去過很多農村,別說逢年過節了,那些規劃不好的村莊,平時進出車就非常困難,逢年過節走親戚,比城里堵得還厲害,往往挪都沒地方挪,直接在村里的羊腸小道上堵死。
至于村莊內部因為街道狹窄擁擠帶來的停車難和汽車剮蹭之類的小車禍,更是數不勝數。
當年大水之后重建的呂家村,重建時考慮的是節約費用,讓受災群眾盡快住上房子,根本沒有太多長遠規劃,堪稱新農村擁堵的典型。
呂冬說道:“道路最好修的寬一點,每家每戶最好有車庫或者帶有專門的停車位,在村頭上,最好再規劃一個小型停車場出來,以后時不時可能會有領導過來,停車也方便。”
呂建國掏出鋼筆,把呂冬所說的全都記在了本子上。
呂振林點上一根煙:“冬子看得一向遠,這些意見非常中肯。”
李會計也持支持的態度。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呂家村的發展速度非常快,相比于去年,今年不但多了一個公司,收入更是翻著跟頭往上漲。
全村人大部分勞力都在村公司里上班,除了年底的分紅,日常還有工資,未來幾年實現家家戶戶買車,真不是夢。
呂振飛這時說道:“先不提轎車,現在咱們村的農用車和三輪車也不少,規劃好車位,也便于停車,還有道路寬敞也有個好處,村里的場院地一點都沒剩下,全變成建筑用地了,以后大家伙去哪曬糧食?只能柏油路上,現在的柏油路是咱們村往外運輸的主干道,不能曬糧食,到時只能在村子里面曬。”
呂冬因為長期不種地,就沒考慮到這點,接話道:“五爺爺說得對,長輩們不會放棄田地,就算機械化程度高了,糧食總需要個晾曬的地方。”
“行!建國,你記下來。”呂振林當場拍板:“你跟設計院交流的時候,要重點說下這個情況。”
呂建國應道:“曉得。”
討論完新村的事,呂冬問了下墨泉公園和李清照故里那邊的工程。
那邊正在加緊施工,不過七叔在正兒八經教了一陣徒弟之后,又開始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正常狀態,還盯上了給小學校看大門的活……
如果不是三爺爺盯著,七叔在建筑公司那邊,就摞挑子不干了。
墨泉公園最先施工的龍泉寺已經完成,并且順利通過縣里驗收,縣里對呂家村建筑公司的仿舊建筑維修非常滿意,加上關系一直保持的很好,建筑工程公司又順利拿到七星臺和荷花池等景區仿舊建筑的維修工程。
因為洛莊漢墓出土的一系列文物都會留在青照,發掘地就地建立大型博物館保存,呂家村建筑工程公司也在積極做先期工作,以便后面能承接相應的仿古建筑工程。
大學城方面的業務,在建的門頭房完成以后,會轉入到太東軟件園的工程上面,建筑公司從千盛開放公司那邊,承接了一部分業務。
開完會回去的時候,呂冬在新校區的傳達室里,看到了與李家一個爺爺輩的喝酒的七叔,叫著他一塊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