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話,呂冬也不算意外,李文越不排斥,甚至假期主動到村里幫忙,從這一點上就不難看出,李文越心里傾向于回村里的公司。
但青照那種“千好萬好沒編制好”的普遍性思維,也對他有影響。
呂冬說道:“你可是咱們村第一高材生,回來也好,咱們村也需要新的力量加入。”
李文越卻說道:“我要做的不好,你得給我及時指出來,我空有理論,經驗不足。”
呂冬笑起來:“咱兄弟倆,誰跟誰。”
“對。”李文越不用跟呂冬客氣,立即給出了個難題:“等畢業以后我請袁靜家里吃飯的時候,你得去幫我當陪客。”
呂冬一口應下來:“沒問題!”
倆人說了一陣,太陽偏向西邊,剛準備下去,呂蘭蘭提著小桶,拿個小鏟子,從下面爬上河堤。
“冬哥,文越哥。”呂蘭蘭笑瞇瞇的跟倆人打招呼:“你們咋在這。”
李文越實誠:“跟你冬哥說點事。”
呂冬看到呂蘭蘭手里的小桶和鏟子,問道:“蘭蘭,你這是準備干啥?”
呂蘭蘭指了指河道里面:“去挖泥鰍,下面小挖一動,藏在泥里過冬的泥鰍全都挖出來了。”
說到吃的,小姑娘眼睛都在放光。
呂冬看一眼河道里面,說道:“你自個小心一點。”
“我就跟在車遠處,挖挖小挖挖過的地方,不往跟前湊。”呂蘭蘭說道:“本來跟釘子說好一起來挖的,小學校新來的校長,給五年級增加一節課,下午放學晚了。”
李文越說道:“咱村這些皮猴子,是該找個嚴點的校長好好管管,尤其釘子,不好好學,將來怎么考高中。”
呂蘭蘭去臺階那邊:“我不跟你們說了,趕緊挖一些回去,我媽去買豆腐了,準備做七叔說的那個泥鰍鉆豆腐。”
呂冬擺擺手:“去吧。”
呂蘭蘭下去前,又問道:“冬哥,你吃過沒?好吃不?”
呂冬說道:“挺好吃。”
這不是七叔發明的,而是沿河的一道名菜,泥鰍放水里加香油吐泥,放鍋內佐料豆腐一起煮,水先熱而豆腐還涼,泥鰍就會鉆到豆腐里,等到做熟之后,泥鰍就露著個尾巴在豆腐外面,吃起來味道很不錯。
回去的時候,呂冬又跟李文越說起一個事,讓李文越回頭幫忙查查資料,好寫一份申請,前兩天跟杜小兵他爸杜大海吃飯的時候,杜大海說到一個事,準備聯合部分人,將呂冬提名到泉南證攜里面。
嚴格說起來,這事不算難,于占龍那邊的馬姨,雖然人在婦聯任職,但也有個證攜委員的身份,兩邊打個招呼,挺好運作。
最大的障礙,其實是呂冬的年齡,過了年才二十一,在論資排輩嚴重的公家單位,歲數實在小了一些。
按照杜大海的說法,今年先試試看,不行過兩年再來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