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明河能調到傳聞要升格的大學城,坐在主管招商引資的位置上,當然不是笨蛋。
小秦看了看領導,見到段主任很慎重,放下心來。
進入單位也算不少年了,見過太多人,一朝權力在手,行事肆無忌憚,卻惹下大禍。
按說能爬上去的,都是些有頭有腦的精明人,但做出的一些事情,別說隔岸觀火的路人,有時候連同單位的人都吃驚。
小秦也算心思剔透,知道有些人頭腦沒問題,只是有點權力在手,理智就被權欲和優越感扭曲了。
段明河考慮一會,說道:“小秦,你去聯系呂氏餐飲公司,讓呂冬過來一下,就說我要問計大學城商業發展。”
小秦抬頭去看,見到段明河擺手,只能應下來。
段明河卻有另外的考慮,這不是逼迫大學城本土企業如何,而是為大學城的企業提供巨大的發展機遇。
呂氏餐飲引進外資的話,必然會提速發展,可能成為國內第一流的餐飲企業。
大學城也有了代表性的本土明星企業,還能吸納到一大筆外匯投資。
彎彎那邊的投資商,在大學城有了第一筆投資,說不定就會有第二次。
他這個新來的副主任,上任就引進一大筆外資,不但能堵住上上下下悠悠之口,還能獲得一筆實打實的成績。
這不是雙贏,而是四贏!
從段明河的立場和角度去看,各方面都能獲益。
第二天,段明河在管委會新樓接待室里見到了呂冬,那個年輕的過分的餐飲公司老板。
兩邊握手,寒暄幾句,漸漸進入正題。
像呂冬這樣消息靈通的人,當然知道大學城新換了一位主管招商引資的副主任,新上任的副主任到任不過半個月,就想要跟他面談,多少讓呂冬有一點意外。
雙方之前沒有任何交集。
但昨天下午接到通知,呂冬仔細思考過,覺得可能是自個給縣里拉過幾個投資商的緣故。
嚴格算起來,杜小兵家里在青照文旅項目上的投資,衛永在大學城投資的家紡產業園項目,都跟他有直接的關系。
新來的領導或許是想從他這里打開局面?
呂冬的猜測沒有錯,新領導確實想從他這里打開局面,只是打開局面的方式出乎預料。
段明河跟呂冬聊了幾句公司發展的情況,趁機問道:“呂氏餐飲公司在省外拓展市場,頻頻開店,資金會不會緊張?”
這話問的很巧妙,似乎是關心呂冬公司的情況,呂冬倒是小心應付,但從話里聽不出啥特別的來,就笑著說道:“打開新市場,開連鎖新店,資金總是不夠用,好在呂氏餐飲有領導的支持,有各種優惠政策,資金倒也不至于很緊張。”
段明河不禁看了呂冬一眼,這人年齡不大,說起話來卻滴水不漏。
就剛這話,說資金緊張也行,說不缺錢照樣可以。
段明河不動聲色:“呂氏餐飲是我們大學城本土企業的代表,我和各位領導說起過,都一致認為,應該將呂氏餐飲公司打造成大學城的明星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