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在呂家村,也跑不出青照,跑不出文旅計劃的范圍,大領導也漸漸看到,呂家村似乎正在成為一面金字招牌。
今年呂家村新村建成,要是明年能爭取到全國文明村,要經濟有經濟,要背景有背景,要榮譽有榮譽,呂家村的吸引力會變得更大。
結束前,大領導又說一句:“呂冬,趙振這邊我可就交給你了。”
不說別的,單為呂家村考慮,呂冬也會全力以赴,當即應道:“領導您放心,我會盡全力爭取。”
離開縣政府,呂冬回到公司,處理了下手頭的事務,又安排好未來幾天的工作,專門考慮起相關的事宜。
后面,又給李文越打電話,問他青照一中同學會里面,有沒有同學在南邊旅游學院上學,得到肯定的答復后,讓李文越幫著弄些資料之類的。
在縣府提到的關于長遠可持續性發展和加強服務管理的事,說起來容易,真要寫起報告來就難了,呂冬也就這幾年沒中斷過學習,能將就著寫一下,不過也需要李文越等人的幫助。
第二天一大早,呂冬陪著趙振到了呂家村,也沒找別人,就倆人到處轉著看,杜大海有意向的度假村、呂家村老街、建筑公司和食品公司,還有正在建設中的新村和拓寬重修的青照河等等,挨著仔細看了一遍。
最后,倆人找了個遮陰的地方,站在東西主路上,看呂家新村的建設工地。
接近半年的開工建設之后,靠近南邊的一些房子,已經建了起來,白墻青瓦的二層小樓,帶著些許古色古香。
趙振說道:“呂冬,看到你們這,我就想到了南山村,那邊也是統一規劃,每一戶單獨的二層小樓,但沒你們這特色鮮明,相比之下有點普通了。”
呂冬看著那邊,說道:“主要是村里有這方面的施工條件,還要考慮到現實需求,像城里那種別墅,不太適合農村,可能以后會有改變,目前這種風格,更適合呂家村。”
“也是。”趙振微微點頭:“有特色才有看點,都是隨大流的建筑,也就沒有來看的必要了。”
他指著進新村的主路口:“到時在這弄個大牌坊,一看就很特別。”
呂冬笑著說道:“有這方面的設計,要到最后才能建。”
太陽升的高了起來,熾烈的陽光照下來,柏油馬路上明晃晃的,氣溫明顯身高。
呂冬看了眼趙振,提議道:“趙哥,天熱起來了,咱們找個涼快點的地方,邊喝茶邊聊?”
“可以。”趙振額頭上見汗,習慣海邊的天氣,來到泉南這種小火爐,哪怕還沒到最熱的時候,仍然比較難受。他笑著說道:“不怕老弟你笑話,我這些年吹慣了涼爽的海風,乍一來這邊,還不太適應。”
呂冬說道:“今年熱得早,才五月份就經常上三十五度了。”
倆人邊說話,邊進了新村斜對面的建筑公司,呂冬專門找了間帶空調的辦公室,跟趙振談投資方面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