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的意思非常明確,不管縣城也好,呂家村也罷,只要趙振的投資能夠落戶青照,就是縣里和文旅計劃的勝利!
這樣既能調動大幅資金,投資項目又符合青照文旅計劃需求的投資商,并不多。
尤其對青照這種北方的小縣城來說,殊為難得。
這是個對全縣都可能產生巨大影響的項目。
呂冬回來的時候,想想過年之后的一系列變化,不難發現一件事,他個人發展起來,漸漸帶動呂家村,個人發展和呂家村的發展,對周圍產生影響力,直接影響到了縣里的發展大計。
人終究是這個社會的一份子,與整個社會密不可分。
整個五月份,青照縣中部都在火熱施工當中,繼墨泉公園和李清照故里完成施工后,七星臺、荷花池和房玄齡故里等眾多沿河風景帶的古建筑,也在呂家村建筑工程公司的施工下,煥然一新。
像河道整治,河堤重修,兩岸綠化,道路修建等等,都在一步一步推進當中。
這是關系青照縣未來多年發展的重要計劃,也是四套班子一致做出的決定,膽敢阻攔在前面的,都會像李興國一樣,被掃進歷史的故紙堆里。
文旅計劃也不是沒有碰到異樣的聲音,其中房玄齡故里還引發了青照和臨淄兩地的嘴仗,臨淄認為房玄齡是臨淄人,青照公然維護和擴建房玄齡故里不講武德。
青照正在推動文旅計劃,所謂咬住一個是一個,哪里會輕易松口,本地媒體一個勁的炒作房玄齡就是青照人,還拿出縣志上的記載說事。
縣志當然都是建國后重新修的,其中有沒有添加什么行內容,誰也說不清楚。
這種嘴仗,打到最后也很難有公論。
搶奪名人故里這事,目前全國各地都在發生,往后甚至會愈演愈惡劣。
屁股決定立場,站在呂冬的位置上,房玄齡就是青照人,這點毋庸置疑。
所以,在一次陪著五爺爺呂振飛去房玄齡故里參與工程驗收的時候,呂冬聽到青照文旅計劃辦公室主任說到這事,就給出了一個餿主意。
“這事咱們先弄大了,在全國都鬧出一定聲勢來,就占了先。”呂冬的餿主意其實就是先入為主:“薛主任,你想想,全國人民都認為房玄齡是青照人了,他就是青照人,臨淄那邊怎么搶都沒有用。”
那位辦公室薛主任覺得呂冬說得在理,但具體怎么做,就抓瞎了,問道:“呂總,你有啥好主意?這件事上面領導抓的非常緊,要是能做成,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