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這么多,其實她就想告訴呂冬,這一個并不嶄新的行業,這一個即將成立的公司,未來大有可為。
但對人直接說大有可為,根本沒法打動人,一項項一條條說出來,可信度更高。
柳潔這時再次把一份資料放在呂冬面前,說道:“呂總,我和秦姐過完年后,趁著工作交接有時間,專門跑了一線市場,去了泉南最大的兩個居民聚居區,甸柳莊和工人新村,已經完成房產改制的房子,過去兩年轉手率超過百分之十,這是個很驚人的數字,還有些條件比較好的人,想要賣點舊房子,更換環境更好的新房子,我們不會缺少房源。”
“我和秦姐還有份資料,來自近幾年各家房產銷售的統計,其中很多人有意購房,卻最終因為價格等眾多因素放棄,這些都是潛在的優質客戶資源。”
不得不說,秦雅和柳潔在這個行業內的履歷,為跳出來創業,帶來了太多便利。
呂冬雖然沒說話,但對兩人所說還是比較認可的,而且在他的印象里,這個行業確實大有可為。
最為典型的,曾經2010年以后的青照縣城,如果問街上的門店,哪一行哪一類最多,找十個人過來,十個人的答案九成九一致。
答案就是房產中介!
哪怕是個縣城,還是老縣城,任意一個小區邊上,沒有個兩三家房產中介,絕對罕見。
一百米的街道上面,有個五六家房產中介,更是司空尋常。
有市場才會有這么多門店。
呂冬放下手里的資料,說道:“秦姐,說說具體的吧。”
聽到這話,秦雅松了一口氣,有種中考時看到分數很高,卻又不知道能否過中專線的感覺:“目前,除了我和柳潔,還有二十多名前同事愿意一起投資創業,他們的資金可以忽略不計,但他們本身是一股很強的力量。”
她想到這話剛說過了,沒再重提,轉而說道:“我打算連鎖開店,就像呂總的餐飲店鋪一樣,在公司開張的一個月內,在泉南的居民聚居區,開店規模至少二十家,在其他人還沒反應過來之前,盡可能搶占泉南市場。”
柳潔接了一句:“先發往往能帶來巨大優勢,讓后來者疲于追趕。”
呂冬想了想,干脆問道:“秦姐,你希望從我這里拿到多少投資?”
秦雅不自覺攥緊拳頭,指甲都快掐進掌心的肉里:“呂總,我和柳潔有些積蓄,還把房子抵押了出去,其他人能湊一部分,您只要投資150萬,我的計劃就能真正實施起來。”
呂冬繼續問:“后續會不會融資。”
秦雅知道,這個時候亂說話,可能會丟掉跟呂冬間不多的信任,說道:“有可能會,如果呂總愿意,融資您肯定有優先權。”
“我明白了。”呂冬說道:“這樣,我派人與你們談具體的事務,占股,分紅,權限等等,你們保持手機暢通。”
秦雅松了一口氣:“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