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拿不下預售,就這幾天媒體的一系列報道后,采石山莊拿到預售,短期內也很難賣出大批房子。
三聯的房地產業務短期內不可能有大筆資金入賬。
屋漏偏逢連夜雨,三聯正在對媒體公關,跟供貨商談延長回款期限,召集股東們想辦法籌錢的時候,以貿工技為首的多家廠商,以三聯家電違約為由,選擇訴之于法律。
多份傳票很快送到三聯,唯恐天下不亂的媒體記者們,一直在盯著三聯,立即將這件事捅了出去。
三聯這幾年早已完成股份制改革,成為張家控股的企業,不再涉及到公家的股份。
這確實讓企業變得靈活多變,能推動轉進房地產行業之類的調整,但也失去了一層保護。
張濤不是沒向本地主管新聞媒體的單位反映,但泥牛入海,毫無聲息。
以衛永為首的人,將三聯房地產起訴,以法律維權!
媒體披露三聯長時間拖欠供貨商貨款,這一項非常要命,等于將三聯的危機剝開來讓所有人看。
但凡有點腦子的人,這時候都能猜到,三聯的資金周轉出了大問題,否則不可能到這一步。
還有分析人士在媒體上指出,三聯身背多項抵押貸款,還有民間融資,可能資不抵債。
三聯以張濤為首的管理層們,早已看清這是針對三聯的一張大網,張濤更是意識到,其中的關鍵在于三聯的資金流。
籌措到資金,三聯可以挺過去。
沒錢,后果連張濤都不愿意想……
張濤發動三聯的管理人員,各種股東,四處聯系,想要借貸資金。
本來有幾家銀行,有意向跟三聯談談借貸事宜,畢竟三聯在太東挺立多年,總有品牌效應,總有些人脈關系。
但東王集團的人直接到三聯催款,公開聲稱寧愿損失利息和一部分本金,也要提前收回向三聯放出的商業借貸!
有意跟三聯談談的銀行,立即打消了念頭,涉及幾千萬上億的資金,誰敢輕易冒險。
一個口子,處理不好,會引發多米諾效應。
何況,三聯不是一個口子。
供貨商們的起訴后,順帶申請企業資產保全,三聯處境越發艱難。
三聯的危機,自然會引發投資者和債權人的不安,三聯為了房地產項目,曾經向民間融資,這么多消息傳出去,債權人們哪里坐得住,紛紛上門要債。
連三聯的員工都開始恐慌,尤其三聯家電的人,一個月只發基本工資,后一個月工資拖到現在沒發。
員工進公司工作,是賺錢養活自個,或者養家糊口的,見不到工資,說破天去,心都安不下來。
實際上,三聯手里還有一大筆錢,但張濤不敢動,因為馬上要繳納大學城一號地塊的二次費用,如果延期不給,后果更為嚴重。
還有,三聯房地產大廈是分期購入,大廈壓給了商業銀行,有一筆錢也快到繳納期限了。
不算多,對以前的三聯來說甚至不算事,但當下,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