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老根簡單的說了一些,說道:“呂總,你對媒體和娛樂行業挺感興趣?”
呂冬擺擺手:“純熟行外人好奇。”
這段時間接觸下來,趙老根能感覺到這太東年輕人從內到外的謙遜,說道:“呂總可不是行外人,這一番運作,行家里手。”
他進一步說道:“這兩天,我仔細思考過呂總的運作,感覺跟娛樂圈的造星有點相似,制造話題,炒熱話題,然后眾星捧月,把格調和身價抬上去。”
呂冬又一次拾起商業互吹:“趙老師厲害,我這是班門弄斧了。”
“呂總謙虛。”這話,趙老根說的實誠,奮斗二十年,從底層爬到現在,他見過的年少有為的人,不知道多少,一個個的但凡做出點成績,人就飄的不得了,大部分晃晃蕩蕩栽進爛泥里,再也出不來。
但這個呂冬,給他的感覺,真的是腳踏實地,牢牢穩穩的站在地上。
這樣的人,即便是大風也輕易吹不動。
這樣的人,說出來的話,做出來的事,靠譜。
趙老根試探著說道:“呂總在商業運作上的水平,像我這樣的,叫老馬練廢了也趕不上。”見到呂冬要說話,老馬要瞪眼,他加快語速:“更讓我老趙佩服的,是呂總對媒體和輿論的了解掌握,我這個與媒體打了十幾年交道的,都甘拜下風。”
呂冬原本有事要說,但聽到趙老根的話,反而不急了,非常明顯,趙老根似乎也有話要說。
趙老根表現的很謙虛,完全不是舞臺上那副大忽悠的模樣:“呂總是商業巨子,又了解媒體,我有些想法,呂總能不能幫著參謀參謀?”
呂冬說道:“趙老師請說。”
“我今年拍了個電視劇,就前幾天呂總提過的那個,播出后反響還可以。”趙老根琢磨著說辭:“但農村戲,整體上不太受歡迎,我個人嘛,哎呦……怎么說呢,就是實際收獲寥寥。”
他稍微收拾下心情,不再顧及藝術家身份:“商業的事,呂總比我明白,咱廢了那么大勁,不就是想多收獲一點,到了我這個年紀,還得考慮家里的兒子女兒的,不得多給他們留點?”
呂冬點點頭,基本上明白了:“趙老師的電視劇,大頭都讓投資方拿走了?”
馬君刃插了一句話:“他這人,非得講究個藝術家的臉面,不好意思直接說,就是電視劇掙到的錢,他就拿了個干巴巴的片酬,賺的太少。”
趙老根沖馬君刃瞪眼:“你這個專門練廢人的,懂啥?”
呂冬知道趙老根想要表達的意思,問道:“趙老師,你就沒想過自個成立個娛樂或者傳媒公司,拍攝電視劇?”
這方面他了解的有限,但再有限也知道《鄉村愛情》,知道老根大舞臺,知道趙老根成立了個公司,好像網羅東北F4之類的事。
趙老根在北方地區,一度就是個文化現象,尤其太東這邊,本就與東邊那邊的人關系匪淺,許多東西都有共通之處。
“不瞞呂總說,我想過。”趙老根別的不敢確定,但能看出來,呂東這人沒啥壞心眼子,自個又跟他沒利益糾葛,大致說了一下,也待了幾分討教:“今年這部電視劇播出后,我真想過,自個拍電視劇。”
成立公司的想法一直有,今年這部劇播了后,更強烈了。
但拍電視劇不容易,這些年賠掉腚的太多,就他這點身家,不敢全都砸進去。
原本想著在遼東本地找投資,遼東的整體經濟情況不好,轉了一圈暫時沒人感興趣。
京城那邊感興趣的倒是不少,問題接納京圈或者細細體味臺的投資,又回到老問題上,這項目就不是他說了算了。
趙老根之前都想去西晉,聽說煤老板們出手闊綽。
遇到這個呂冬,感覺他就挺合適。
不管咋樣,試試總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