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劇組就會正式開機拍攝,后天就到周末,學生們就有空余時間了。
周末休班的人也多。
這邊的造就宣傳就沒停過,都是為冬天的民俗美食節預熱。
呂家村這邊抓的嚴,明碼標價是最起碼的要求,營業后敢宰客重罰沒商量。
至于啥地頭蛇或者惡勢力之類的,在呂家村的地盤上,全都得安安穩穩的。
一路看過的店,可能有這樣那樣的小問題,但大方面暫時來說做的還算不錯。
美食街上,到處能見到呂家村的電話舉報專欄。
從一撮毛黃樂山的黃家烤肉店出來,進了斜對面馬老三的店里。
這兩人都是當年跟著七叔混了很久的朋友,前段時間在七叔家里吃飯呂冬還見過,因為七叔的關系,在周圍一片名頭也不小。
七叔是單論的那個座山雕,這些人就是所謂的哼哈二將和八大金剛。
不過,其中一部分人去外地打工討生活了。
馬老三的店還沒開業,裝修基本上完成了,有一個特別顯眼又特別具有個人特色的招牌——馬老三炸魚!
“哎,呂冬,文越,你們來了。”馬老三認識老七的這倆侄子,更知道他們是呂家村說了算的人,連忙往店里迎:“進來看看,進來看看,店倒刺的差不多了,給參謀參謀?”
他不說,呂冬和李文越也會進去看看。
李紅星和呂濤也跟了進來。
呂冬看了眼單獨隔出來的作業區,從七叔那邊出發,話說的比較客氣:“馬叔,還是做炸貨一類的?”
馬老三笑著說道:“我一直轉著趕集賣炸貨,做熟了的,就不換別的了,不光炸魚,其他的蝦、螃蟹和蛤喇一類的,都能炸。”
呂濤接一句:“冬哥常說,萬物皆可烤,要我說,啥吃的不能炸?”
“對頭!”馬老三進作業區,挑出個炸螃蟹給呂濤:“嘗嘗?這是我自個先試著做的……”
呂濤沒有接,村里對這些事有著非常嚴格的規定。
馬老三多少有一點尷尬:“都是自家人。”
“剛從海大爺的飯店吃飽出來。”李紅星為人靈活多變,接上一句:“肚子里塞滿酒肉,實在吃不下了。”
呂冬沒去管這些,視線轉移到墻上,上面貼著巨大的價目表,所有經營食品都標注著價格。
馬老三笑:“今天上午剛掛上的,村里不是要求明碼標價嘛……”
呂冬收回目光,直接說道:“這價目表撤下來,重新改。”
馬老三回頭看一眼后面墻上,辯解道:“明碼標價,我按要求做的。”
呂冬臉上沒有任何表情:“明碼標價,是明碼標價!小白條,三元,好,咱不說價格高低,這個三標的比我拳頭還大,后面那個‘只’字比蒼蠅還小,我這是一點五的視力,不仔細看都看不清楚那是個‘只’字。”
炸小白條,三元一只,先不說價格高低,就這個所謂的明碼標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