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濤仔細一瞅:“記起來了,記起來了,大哥的小姨子,你好,你好……”
嘴上挺有禮貌,心里卻在犯嘀咕,大嫂那是正經的不能再正經的人,這妹妹咋回事?跟個妖魔鬼怪一樣。
但人沒錯,就是大嫂那個妹妹,在冬哥公司的大廈里見過兩回。
“有事?”呂濤問道。
方蓉跟人不熟,只能笑著說道:“我和同學幾個,聽說趙老根來村里拍戲,專門過來看看。你看,能不能通融通融,讓我們過去跟趙老根要個簽名?”
呂濤想起村里昨天專門開過的會,說道:“現在不行,趙老師在拍戲,不能耽擱工作,我要是出紕漏,會挨訓的。”
方蓉故意憋出嬌滴滴的嗓音:“不能通融通融嗎?”
實際上,村里和趙老根協商過這些事,也有相關的方案,兩邊基本上談好的。
畢竟人情世故這些東西,在哪里都免不了。
方蓉是方燕的妹妹,呂春的小姨子,呂濤想了想,壓低聲音說道:“中午你們早點去吃飯,吃過飯去新村支部那邊等著,趙老師吃完飯出來,會有預留專門給人簽名交流的時間。”
他又叮囑:“名額有限,別外傳,我只能帶你和你同學過去。”
方蓉應道:“行,行,行。”
呂濤認真看了方蓉和她三個舍友,大致上留個記憶:“就你們四個。”
得到確切的答復,四個人干脆不再看劇組拍攝了,擠出人堆里,找個游覽示意圖,打算在呂家村好好轉轉。
這邊,從房子到街道再到店鋪,都透著股歷史的滄桑感。
很多人就吃這一套。
方蓉等人轉著四處看,有些地方留下深刻印象,比如這條街上的一些手工藝店鋪,民俗展覽館里面的那異常高達的石刻影壁和大戲臺,還有地下密室與展覽柜中鑲嵌著紅藍寶石的金銀首飾。
這呂家村,叫人一看就知道是個古村,而且傳承有序。
剛過十一點,四個人來到東西向的小吃街上,這里充斥著各種店鋪,一多半開門營業了。
沒開門營業的也在裝修。
街上的人很多,方蓉四個人連著看了好幾個店,每個店前面人都擠得滿滿的。
“這就是美食街了。”楊柳買了四串炸蛤喇肉,一人一串,吃的噴香:“比泉南路的芙蓉街規模大多了,店鋪也多多了。”
芙蓉街是泉南最有名的小吃一條街,就在黃金商圈的泉南路中段偏西的位置。
“等等,我去買點。”方蓉買到另一個門店跟前,買了幾串知了猴和蝎子。
趙偉一看就擺手:“我不吃,我不吃。”
方蓉另一只手晃了晃:“吃這個,烤白條魚。”
人越來越多,四個人不停的買小吃,這條街道走了不到三分之一,感覺肚子就快塞滿了。
主要是每個門店多少都有特色,叫人看了就想嘗嘗,每個店嘗一點,架不住店多。
快到十二點,四個人從人流穿梭的街上出來,去新村那邊,很快達成了要簽名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