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過年,趙老根在青照待了一天,就帶著徒弟們北上了。
走之前,李文越已經與老根傳媒談好了,初十以前在呂家村民俗大戲臺表演的人,全部都會回來。
呂家村從正月初十到正月十六,會再搞一場大活動,其中包括官道大集、民俗表演、煙花晚會等等。
其中的重頭戲,是正月十五賞花燈和扮玩。
青照民間“扮玩”歷史悠久,形式多樣,聲勢浩大,頗具鄉土氣息,特別是春節和元宵節時的扮玩活動更是空前活躍。
像扛芯子、旱船、龍燈、舞獅豹、高蹺、秧歌隊和鑼鼓隊等等,都各具特色。
另外,就是村民參與度高,從七八歲的孩子,到七八十歲的老人,都能參與其中。
早年間的時候,青照這邊的扮玩比較興盛,幾乎每個村都會搞,哪怕到九十年代初,一個鎮上怎么也有兩三個村搞的。
但近些年生活節奏不斷加快,外出打工人口越來越多,掙錢成為全社會的主題,搞扮玩的幾乎快見不到了,就連青照縣城也只是在正月十五弄些花燈布置在墨泉公園里面。
想搞扮玩,首先就要有錢,各種服裝設備采購,就是相當大一筆開銷。
如今呂家村搞民俗旅游,自然要把快被年輕一代徹底淡忘的民俗文化撿了起來。
這種事,年輕人不會搞,像呂冬這一代,全都抓瞎。
呂建國這一輩的人,精通的其實也寥寥無幾。
呂冬二爺爺對這些有研究,但人年紀大,寫寫畫畫還可以,再上陣教人勉為其難。
所以,這個重要的任務,就落在了呂建仁身上。
呂建仁本就是村里鑼鼓隊的隊長,負責組建“扮玩”隊,擔任扮玩隊隊長,名正言順。
臨過年,家家戶戶事情都多,想要拉人來訓練不容易,村支部有補助,每人每天30塊錢補助,參與的人手不限于呂家村,臨近村莊樂意過來掙個零花錢的也歡迎。
過了小年開始,呂建仁就忙活開了,報名統計人,分派角差,帶人出去采購服裝設備,還得抓人員訓練。
忙的不亦樂乎。
村里一些放假回家的大學生,全部交他給征用了,用來做統計工作。
呂冬和宋娜跑了圈人脈關系網,重點人那里親自拜訪之后,基本就沒啥事了,也過來村里幫忙。
這種事,有時候就重在參與,圖個樂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