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喝了口涼水:“勞模那邊不好說,但想來問題應該也不是很大。”
李文越問道:“年齡很重要?”
呂冬說道:“文越,你想想,這么些年了,你見過幾個二十歲出頭的勞模?”
李文越仔細回想,貌似真沒有。
呂冬拉開椅子坐下,說道:“三爺爺為村里的事操勞一輩子,這些是他應得的榮譽,也是對三爺爺一生的肯定,咱們這些人都還年輕著呢,以后有的是機會。”
李文越說句實話:“要不是三爺爺攏住人心,咱村在窮的叮當響的時候,人心就散了。”
呂家村始終都不是個大村,人口數量在太東的農村來說不算多,哪怕放在青照縣里,寧秀鎮人口上兩千的大村少說也得十來個。
但呂家村人員結構相對簡單,人也比較團結,這也是呂家村能夠成事的一個關鍵。
再就是領頭人。
放在農村這種地方,一個支書或者村長的能力,直接決定這個村子的發展如何。
這一點都不夸張。
能力之外還有品性,發展起來的村莊有不少,最終不變成家族企業的,卻不容易。
除了這些,想要發展,上面還要有人,這是起步發展過程中,能否立得住的根。
眾所周知,這點非常重要。
呂家村目前過了這個階段,可以說獲得了巨大的宣傳和政策優勢,以前是在跑著發展,以后就是坐上汽車發展。
李文越這時又說道:“能確定下來,一套的人要求去京城,說是參加節目錄制,你陪著三爺爺過去?”
呂冬說道:“我剛問了三爺爺,他讓八叔陪著去,沒事的,一套那邊咱們有熟人,我提前打個招呼,能照應著。”
聊了一會,倆人一起出去,到老村那邊轉轉。
《鄉村愛情》還在一套晚間黃金檔播放,電視劇獲得不錯的評價,因為貼近實際生活,在普通觀眾中反響更是熱烈,可以說已經火了。
呂家村這邊,聘請了專業的公關推廣公司,各大媒體上相關的報道就沒有停過,哪怕沒怎么注意電視劇背景的人,也知道這部劇是在呂家村拍攝的,還是根據呂家村一些真人真事改編的。
是不是真人真事并不重要,只要引起人關注,呂家村的名氣就會越發響亮。
最近,全國文明委公布了新一屆全國文明村名單,呂家村名列其中,備受關注。
從電視劇到一系列宣傳和報道,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呂家村的名氣越來越大。
接連不斷的各種宣傳下,呂家村這邊根本不愁沒人來,每個周末都有上萬的客流量,加上附近其他的游樂場所也在陸續開放,聚集效應能吸引到的人更多。
過來的人基本上都能比較滿意,因為呂家村這邊管理非常嚴格,對環境、衛生和服務都有硬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