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我就不過去敬酒了。”老板有眼色:“靜靜,你上去吧,菜和酒都放心。”
袁靜上樓進包間,本來想靠門口坐,叫周珊珊給拖到主位上:“這可不行,你得做這里。”
李文越幫著倒水。
袁靜說道:“這里輪不到我來坐,有領導,有咱青照的男首富和女首富……”
宋娜就笑:“這又不是你單位聚餐,咱們這幫子老同學,哪有這些講究。”
李文越挨著倒了一圈茶,說道:“你就坐在這,等著一會掏錢就行。”
老同學,相識于微末,這些年時常聚會來往,沒那么多客套。
呂冬坐在宋娜旁邊,抬頭正好看到南邊窗戶,目光越過窗戶,越過鐵道,能看到鐵路南邊一個個嶄新的住宅小區。
“三四年前,這里還是青照縣城的南部邊緣,按照常規來說,可以說是青照縣城的南外環。”他看著南邊說道:“現在縣城擴大的真快,南邊都出去兩公里了。”
鄒凱和周珊珊就在南邊買的房子:“誰說不是,那時候誰愿意去南邊買房子?一出鐵道,就叫農村了,現在縣里和賣房子的宣傳,南邊叫富人區,北邊成棚戶區了。”
周珊珊在呂氏餐飲財務部工作,沒少跟地產公司打交道:“賣房子的是想盡一切辦法宣傳樓盤多好,現在地方上也配合,就說南邊這一段,要是沒有縣里拉了銀座在南邊落戶,開起銀座商場來,這些小區的房子能賣上價?”
呂冬接話道:“咱們青照為了讓銀座在那邊落戶,沒少做工作。”
李文越放下茶杯:“效果非常明顯,銀座一簽約敲定下來,又整合南邊的小學和初中,周邊地價直接翻了三倍。”
袁靜說句實話:“財政借款壓力這么大,這兩年青照大搞建設,要不是還能賣地撐著,吃公家飯的人,連發全工資都難。”
在一中當老師的鄒凱有發言權:“也就是這兩年,老師的工資才能發齊了。”
有服務員敲門,陸續開始上菜,眾人邊吃邊聊。
袁靜坐著主位,帶動話題:“要我說,咱青照這么多公家單位,就計生局日子最好過了,別的部門,就算縣里非常重視的文旅局,照樣讓財政卡的死死的。”
看到劉琳琳很少說話,袁靜特地問道:“琳琳,你那邊是不是這樣。”
劉琳琳文靜的笑:“財政審批管的很嚴。”
袁靜見她說話就只說一句,只好繼續說道:“計生局這邊,每年罰款收入進賬多少?每個月無數人擠破頭的想往計生局交罰款,每年到了年末,突擊花錢就沒比計生局更大方的。”
鄒凱吃的也是公家飯:“咱們青照從縣局到各個學校,哪有像計生局這樣,能蓋的這么漂亮的。”
他聲音放低:“要我說,計生局的領導出事早晚的。”
周珊珊拉他一下:“酒還沒喝多,就開始亂說話。”
鄒凱不好意思的笑。
呂冬說道:“咱們坐在計生局建的商用樓上說話,就別說計生局的事了。”
宋娜悄然轉換話題:“袁靜,你啥時候升職?”
“升職我就不想了,就圖個穩定,我就一個女的,也不圖在這一行有多大發展。”袁靜說得是心里話:“你們別看我在單位挺混得開,一方面是有我爸和文越這里的關系,一方面是我不爭不搶,不往上鉆,大家伙子不認為我是競爭對手。”
她看向劉琳琳:“這一點,琳琳肯定清楚,我還是個平頭小科員,琳琳現在是領導了。”
轉正就正科,現在擔任文旅局的局長助理,說是領導一點都不夸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