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山位于甘西省平涼市,當地史志并沒有記載這樣一個武林門派。
直到1995年,一個55歲的東北人帶著日本妻子來到平涼,自稱“崆峒派第十代掌門燕飛霞”,在當地開武館的武師白義海被他演示的功夫震懾了,當即拜師。
這個門派的所有師承來歷、武功路數,燕飛霞是惟一的闡釋者。
白義海開武館,練的不是七傷拳,而是散打。
呂建仁一臉失望,說道:“有沒有想要五毒教獨門美食配方的?換了,換了,交換了啊!秘籍換配方,我敢保證,回去開個小吃店,一年掙十萬!”
一聽到年入十萬,不少掌門人心動。
昆侖派的周金生取過自家的獨門武器“判官筆”,操著一口太東話說道:“昆侖派的判官筆換你的秘方咋樣?”
呂建仁一臉懷疑:“你是昆侖派掌門?咋聽你說話是臨淄人?”
周金生嘿嘿笑:“當年不是支援大西北嘛,我就從臨淄去了西北……”
呂建仁明白了,這位是太東昆侖掌門人。
接著,他去看判官筆,然后一臉嫌棄:“就這?”
周金生微微揚起下巴:“就這!”他把判官筆拿過來:“看看,這筆頭是獨家秘方處理過的,別看用的是狼毫,筆頭卻堅挺如鐵……”
呂建仁拿過一根看了看,一尺長的毛筆,白色的筆頭看起來很堅硬,說道:“不就是拿漿糊泡出來曬干的嗎?玩了不玩的。”
說著話,把判官筆扔了回去。
周金生也不尷尬,畢竟早年間在國企大廠擔任過保衛干事,臉皮早就練出來了。
呂建仁挺失望的,哪怕沒抱多大希望。
不見七傷拳,未聞獅子吼。
冬子說的沒錯,傳統的早都沒落了。
呂建仁一時間索然無味,相見不如懷念,看不見武林的輪廓,卻能體味其遠去的悲涼。
在座的這些掌門人,有幾個能打得過小光頭喬衛國?
估計一個都沒有,因為除了他之外,全都是四十歲開外的人。
怪不得呂冬和李文越這倆家伙堅持談武論道,可以適當加入表演,言辭拒絕很多人實戰比賽的請求。
敲門聲忽然響起,呂明從外面進來,笑著說道:“各位掌門人,各位武林前輩,各位師兄弟,大會即將開始,請各位到會場就坐。”
一行人出門,各式行頭裝扮下,氣勢十足。
剛來到大戲臺前的會場,現場就爆發出熱烈掌聲,猶如明星進場一般。
有太東臺的記者率先過來,堵住領頭的釋延壯大師,請他對觀眾說幾句。
釋延壯大師是少林武僧團總教練,達摩院首座,見多識廣,覺悟極高:“練習武術能強身健體,能提高自身修養,促進社會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