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要有規矩,咱們吃飯一定要用筷子或者勺子,只能食找口,切勿口找食,知道沒!”
方白拍了拍小丫頭的腦袋,告誡道。
“為嘛?”
小丫頭歪著頭,疑惑的問道。
“因為我們是人呀!”
方白微笑道,然后指著身邊的白虎問道:“咱們跟小貓貓最大的區別是什么?”
“它吃屎……”
小丫頭想了想,一臉認真回答道。
方白:“……”
白虎:“……”
“小丫頭片子,不能亂說話!”
方白有些寵溺的刮了刮小丫頭的鼻子。
小丫頭有些不滿的皺了皺小鼻子:“我說的是真的……”
白虎:“……”
無力反駁,只怪年少不知事……
“咱們吃飯的講究很多,手端碗,食找口,吃飯不能吧唧嘴,敬酒要雙手……”
方白說著說著,就想起了曾經的自己。
中國人飯桌上其實有很多講究的,越好的家庭,對這些講究便是越多,并且在餐桌上的表現,會體現一個人的家庭教育。
“好麻煩哦~”
小丫頭皺著眉頭嘀咕道。
“手端碗,因為這碗是飯碗,飯碗意味著生計,也就是我們活下去的本錢,所以這碗一定要用手拿穩,預示著我們吃飯的家伙有了著落,生活就有了希望,要是一個人連自己的碗都端不穩的話,那他還能干什么大事?”
“食找口,口找食,聽起來好像沒什么區別,但實際上區別很大,口找食,意思是我們整日都要為食物奔波,必須讓嘴巴去找食物,而食找口,是說我們的生活穩定,不需要奔波,食物自然會送到我們的嘴邊來。”
“所以,有些事情,老祖宗這么說,我們就跟著做,也不要去抱怨麻煩不麻煩,因為這是我們的根,是我們骨血里流淌著的信仰,也是我們跟別人最大的不一樣……”
方白輕輕撫摸著小丫頭的腦袋,說話跟老母豬戴胸罩一樣,一套接著一套。
這便是中國人的根,華夏民族不朽的傳承,是印在骨子里的。
沒有所謂的斷了傳承不斷了傳承。
我們說著漢語,寫著中文,用著筷子,端著飯碗……這便是傳承,中華五千年以來,從未斷絕的傳承。
他就像給自己的妹妹講故事一樣,沒有歪念頭,也不會有什么歪念頭。
小丫頭有些好奇的看著面前這個第一次見面的凡人,她并未感覺到任何壞的情緒,不曾有害怕,不曾有緊張,似乎他只是把她當成一個普普通通的小女孩看待。
有一種淡淡的,暖暖的感覺,在她的心頭滋生。
是她從未感覺過的。
“嗯,好噠!”
小丫頭乖巧的點了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
而這一切的一切,落在其他人的眼里,真的是……不知道說什么好了。
那位,什么時候這么好說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