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封一亮腰間的燙金令牌,在他們慌忙行禮中向著城主府行去。
不多時。
四十八位護衛就策馬從府內出來,分別向著城內各個方向街道奔襲。
沿途上喊著,‘三日后,南巡撫張封,要布置祭壇,開壇作法祈雨!’
路上正在游走的眾人,或是在屋內憂心忡忡的老人,也在片刻內陷入了安靜。
稍后就爆發出一陣歡呼。
“謝過巡撫大人!”
不少百姓向著城主府方向拜去。
屋內中的人也點起了香火,朝著城主府的方向祈禱。
一些正在吩咐護衛明日買糧的大商,也在心里稍微松了一口屬于壓力的心氣。
只是這個壓力倒不是讓他們多花錢,或是心疼自己的錢。
而是他們也在想著,自己勢單力薄,錢財有盡,又能買多少糧食,養活這一城萬萬人。
莫提華柳城周邊還有數十縣,千村,這哪是散盡家財就能養得起的。
但如今朝廷派巡撫大人出手,多少是讓他們稍微松口氣,知道這個坎是朝廷接了,如今就看三天后怎么邁過去。
可不管如何,隨著護衛游遍大街小巷,街坊鄰居相互通告。
短短小半個時辰內,華柳城內就鬧得人盡皆知。
又伴隨夜下‘嗒嗒’的策馬揚蹄聲,‘咕咕’的信鴿聲,消息也在向著遠處鄉鎮外傳去。
這樣的好消息,當然要讓身處鄉下的親戚也早點知道,省得滿日愁容。
但與此同時。
在城外的一處樹林內。
衛長老放開一小部分神識,觀察著城內的動向,當聽到張封要祈雨的時候,卻是有點好奇。
“朝廷是要干什么?”
衛長老左思右想,也不知道朝廷里賣的什么藥。
因為祈雨的事情雖然正常,但求雨的人,不一定非要讓剛滅萬林門的張封來做。
除非是朝廷覺得他們這些修士要動張封了,繼而想讓張封立幾個功勞,然后加封一些官職,最后以‘朝廷大員,對民有功之人’的說辭,拒不交出張封,再擺他們一道,再打打他們修士的臉?
衛長老心里想著,感覺很可能就是這樣的路數。
隨后,他念索幾息,就準備破壞掉這次的祈雨一事。
這一是可以讓張封顏面掃地,報萬林門被滅一事的羞辱,算是為萬林門等淮河城的眾門派出頭。
二是他師出有名,等去皇宮的時候,以張封‘無作為’與‘隨意破壞兩方關系’以理由,讓皇帝交人。
這皇帝就算是在煩他們,也絕對沒有理由不交人。
可他們卻是站在了大義上,一副替天行道的架勢。
畢竟任誰想來。
張封是以萬林門不做事為理由,然后把萬林門滅了。
但這次他要是破壞了祈雨一事,不也是變相的讓張封‘夸夸其談?’
這叫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衛長老想到這,也把目光望向了遠方,想到了一個有**力的合適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