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的數據中心既然定在暉州,這個地方可以把整個華東覆蓋住,地理位置也是絕佳,俊叔回頭和地方政府聊一下,這次不能小打小鬧,回頭國內還有兩處選址,西南和華北兩處,到時候都可以照例部署。”
“沒問題!”
邱俊點頭說道。
花錢的事情最容易,特別是這種硬件投入巨大,但又充滿了科技的企業,地方政府不要太歡迎,相關優惠政策能讓你吃撐。
可惜這筆業務魔都是吃不上了,主要是林成楠覺得這種固定不動,有需要天時地利的數據中心,放在魔都太危險了。
就像第一個在暉州部署的數據中心,說是十萬大山有些過于夸張,但是那地方屬于撤軍后遺留的,先天優勢十足,而且重點是電力資源先天充足,說句難聽的,就是發生戰爭,那兒也比魔都能活的久一些。
魔都的地理位置太優越了,優越到寸土寸金不說,各項成本都高,數據中心不需要頻繁變動,放在魔都太浪費了,算來算去還是暉州好,還能拉動當地經濟水平。
“我這邊主要就是這個事情。”
如果說一開始對大數據,云計算之類的還有所懷疑,隨著微博上線,海量的數據開始不斷的涌入。
這些無序甚至雜亂的數據在后方的協調下,開始變得規律起來,那些亂碼一樣的數字在經過逐一的甄別后,開始變得有價值。
對于林成楠而言,一百萬用戶的數據只是一個起點,但是對于季儒云而言,一百萬的數據為他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完成業務規劃,已經得到口頭宣布,等待年會時正式公布的戰略委員會委員,也沒有令他有所動心,就是這些,能夠掌握數據中心才是最開心的事情。
特別是數據中心的擴充,加大了權重。
所有人都知道基礎打得好不好決定未來能走多遠,但是這種只見投入,產出遙遙無期的事情,沒誰真能狠得下心的。
但是林成楠這邊的一個字“擴,”就讓他很開心,這說明當初的選擇沒問題。
“對了小楠,魔都總部的事情商辦那邊回信了,貸款隨時到賬,我們這時候要是說不建,他們估計殺人的心都有了。”
邱俊提到魔都總部的事情,林成楠考慮著回復道:“既然不占用我們的現金流那就建吧,之前發來的資料我也看了,明后天我們實地調研一下,辦公地址選擇不難,交通方便,不要太偏,對上班的同事就比較友好,麻煩的是星辰之后配套的家屬院,我們爭取把這個也拿下來,這部分我們自己掏錢也好,不用魔都政府貸款。”
林成楠不是沖大款,主要是這事情遲早要做,現在不做,等幾年再買那個地價漲的太快了,總覺得有些冤大頭。
而且總部的事情和建房地皮一起談,也會有點優勢,政府鼓勵扶持科技型企業不是開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