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友仁對于林成楠口中的“超級商超”的熱情,遠超林成楠的預估,甚至不惜為此透露家底。
等到林成楠離開后,陳友仁更是一大早就聯系圈內外的好友,詢問一下他們相關的行業規則,包括一些細節等等。
這些所謂圈內的規則,有時候又比看法律文書好使,雖然沒有明文規定,但是各家都差不多,其中的差別主要是體現在細節之上,但大體的本質還是要遵守的。
外人很難獲取這樣的渠道,只能通過一份份合約條款等去總結。
反而陳友仁這個圈內的大佬能夠和對方的老板平等交代,何況這也不是什么秘密,很多事情在電話中透露的只言片語,陳友仁就能夠聽得明白,做到心中有數。
比起林成楠云里霧里的鬼扯,這些老友們說話要靠譜很多。
畢竟都是當老板的,時間很值錢,客套幾句后就是直奔主題。
也許這個事情對于林成楠而言,這只是一個未來的設想,目前可執行程度并不高,但是一整天的電話打下來,陳友仁反而心中有數。
首先麗仁的物流業務量雖然不大,但是布點很多,在重要城市的物流水準還是有的,能夠做到“小而精,”只是放在純物流行業就不夠看了,但是對于眼下的布局、布點等而言足夠了。
其次,麗仁在實體制造上雖然以服飾為主,但是附帶的加工制造等等,那都是多年積累的人脈,這點也是星辰乃至互聯網企業缺乏的,但是對于麗仁這樣深耕實體的企業而言,正是他們擅長的。
日用品里面,吃穿住用行,麗仁不說自己一家就把“穿”搞定,但聯合通州的相關行業完全沒問題。
行業內麗仁本來就是大佬之一,親自下場幾乎就是降維打擊。
其他方面也是類似,麗仁欠缺的可以拉同行來彌補,同行做不了的找“國家隊,”正所謂自己不行就要和他人合作,大家都不信就要找靠山了。
靠山又是誰,不說全國,光是在東方省內,類似的大型國企分公司就有好幾家的,這就是麗仁等私企背后的靠山,大家完全可以合作起來。
解決了吃穿兩點,在陳友仁的規劃中,超級商超的基礎就有了,剩下的就是選擇。奧特萊斯這種渣渣光是靠一個穿都能火起來,超級商超這種模式完全有市場的。
試點選址問題上,魔都的兩大機場周圍都是廣袤的無人區,當然這個無人區是開玩笑,相對而言地廣人稀,完全可以在這兒布點。這樣一來,就能夠輻射包括魔都在內的周圍幾個城市。
蓋房子之類的,這種非特殊行業的建筑建造,麗仁完全可以自己來,還能節省成本。
帝都也是類似,肯定是機場周邊,那兒附近的都是地廣人稀,但是交通絕對方便。可是除了這兒,其他地區的布點相對就麻煩一些,廣深地區還好一些,但是其他地區的人口密集程度,消費能力等等相對弱了一些,所以這個事情只能按照林成楠說的,做熟了再說,然后走城市包圍農村的模式。
剩下的重頭戲就是政府公關,這個有的搞,也必須搞,但不可細說。
至于日常購物,超級商超不可能做到的地方,等到大家以為線下要死的時候,收購小型便利店難道不香么。
陳友仁對這點看得很清楚,別看小型便利店位置不大,但是地理位置很好,大都地處交通要道,人流密集區,日常生活有他最方便。
若是星辰想要打造這一套體系,那幾乎不可能,后期只有在資本市場干一些齷齪的事情,才能以最小的代價收獲最大。而且這樣的布點,幾乎就是扎根到民生的核心區域。
陳友仁覺得,麗仁轉型之路就在眼前,他甚至能夠跟著林成楠的思路想很遠。
很多事情都是可做的,但是怎么做,誰去執行,拉誰入伙,需不需要國資入場等等,需要考慮的問題太多。
嘴上叨叨就像林成楠這樣的,扔下東西拍拍屁股走人,繼續去玩他那個沒有前途的“無人機,”留給陳友仁的,是一堆充滿了希望,但是遍布荊棘的轉型之路。
而且在這其中,星辰還要發揮巨大的作用,否則東方省內這么多家企業,為什么就沒有聯合起來搞出一個類似的模式,超市之類的倒是有,但都在固有的地盤上打的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