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曹孟德,半年前在洛陽城名聲大噪,如今遇刺身亡,也是與半年前的事情有關系,是被人報復,說起來,也的確是可憐,怪只怪,他命不好,也怪那些宦官,太過猖獗!”
“哎,我還以為,這曹巨高就曹孟德這一個兒子呢,曹孟德一死,老曹家又絕后了,沒想到啊,他在陳留還有個兒子。”一官員調侃道。
“說起來也是有趣,曹孟德一個宦官的孫子,去得罪蹇碩這樣一個宦官,雖然得了名聲,但是瞧瞧現在......”
“說到底,曹孟德沒有做錯什么,幾位大人,也無需如此人后議論吧?而且,曹孟德已經去了,這樣議論一個已經去世了的人,幾位大人心里可還過的去?”朝中也不伐剛直不阿之人,此人便是蔡邕。
蔡邕少年時即博學多聞,師從太傅胡廣。喜歡文學、數術、天文,還擅長樂理。
桓帝時,中常侍徐璜、左悺等五侯,擅權不法,聽說蔡邕的琴鼓得好,于是告訴桓帝,命令陳留太守督促他啟程。蔡邕不得已,走到偃師,假稱生病,返回家中,建寧三年的時候,橋玄任司徒,征召他為掾屬,受到橋玄的厚待。后出任河平縣長,現如今被召拜為郎中,在朝中聽政。
曹操的事情,蔡邕也是早有耳聞,他心中十分贊賞曹操的品性,雖然出身不好,但是人家為人端正,這就足夠了,出身的問題也并非他本人的過錯,而且在橋玄府上的時候,蔡邕也聽到橋玄對曹操是贊不絕口,能讓橋玄如此稱贊的年輕人可不多,對于橋玄對曹操的評價,蔡邕也是聽在耳中記在心里的。
當今這世道,有個中正耿直的人才能為朝廷所用,還不懼權貴,實屬難得。
因此,在退朝之后聽到朝中同僚如此調侃曹操,蔡邕心里也不是滋味兒,因此才出言提醒。
“蔡中郎說的是,是我等失言了。”兩人見是蔡邕出來,忙認了個不是,穿好鞋子之后抱著笏板離開了大殿。
蔡邕看著這離去的兩人,暗自搖了搖頭,朝堂之中,怕是大多都是這等人吧?
說心里不寒是假的,但卻又絲毫沒有辦法,橋玄公怕不是已經看透了,所以才寧肯在洛陽閑散著,也不愿入朝為官。
天子的詔書被快馬加鞭送往頓丘,曹滿一行人在頓丘可以說是萬事俱備,就差這一道天子的詔書了。
頓丘如今仍舊是縣丞王福主事,老辛也依舊在調查頓丘縣的事兒,最主要的,就是調查這個王福。
宅邸里,王澈和曹滿還有夏侯惇和典韋,眾人都在廳中聚著。
老辛則是站在廳中。
“主公,頓丘縣這邊的事情,大致已經查探清楚了。”老辛拱手說道。
老辛的主公是曹操,但是曹操已經死了,因此,曹滿作為曹操的“繼任者”,自然也就成了老辛和宋鎰的新主公。
“仔細說說。”曹滿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