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版本的巖石炮!
這不是某個大師訓練家的絕技么!
尋常的巖石炮基本都是一整顆巖石發射出去,撞到對手后爆開。
但總有一兩個天才能夠將某些招式改良。
那個大師級訓練家叫啥李想忘了,就記得這家伙的超甲狂犀有個泥石流戰術。
它可以制造出大量的巖石和泥漿,并將其混合在一起,以巖石炮的形式發射出去淹沒對手。
小報里面說,這玩意兒的原理是提前引爆巖石炮的“子彈”,并利用超甲狂犀那能夠把石頭像子彈一樣發射出去的超強肌肉制造推力。
聽起來還真像那么回事兒。
但是不是這樣練李想就不清楚了。
沒想到能在這種荒郊野嶺看到現場版本的,真的假的?
不會那人就是吧?
李想瞇了瞇眼,無視了念力土偶被泥石流淹沒,瞬間撲街的場景。
在他的努力辨識下,遠處役使超甲狂犀之人的面貌總算清晰了起來。
嗯……不是啊,但外貌有點像,兒子?弟弟?
李想記得那名大師級訓練家四十來歲了,如果早婚的話,兒子的年齡應該就這么大。
多半是相關者。
遠處,對戰以念力土偶的昏厥作為結尾,雙方各自收回了小精靈,把地方讓給別人,樂呵呵地湊在一起聊天。
近現代的訓練家們大多比較平和,不再有那種對戰時恨不得把對手狗腦子打出來的戾氣和仇視。
更類似動畫中的,打完還能湊一起晚上喝一個的特殊情誼。
當然,凡事無絕對,林楓就經常有那種雙方都打紅眼,最后化身敵對者的戰局。
每次瞧見,李想都異常慶幸自己身上沒這樹敵光環,就是身邊同性朋友多,顯得有些奇怪。
轉移視線。
另一場比較受歡迎的比賽。
對戰雙方分別是渾身長滿黃圈孔洞,嘴巴張開后占據了小半個身體,像是管風琴一樣的類人型小精靈,一般屬性的爆音怪。
和看著像許多斷裂的冰塊組合在一起,背部平滑如鏡,從上方看去好似個菱形的大桌子,冰屬性的冰巖怪。
而這場比賽受到關注的原因在于。
那只爆音怪竟是能夠利用雙膝、肘部和尾部的孔洞,不斷釋放出實質化的聲音沖擊波,使得自己在空中短時間飛行。
甚至在用嘴巴攻擊時,也能利用尾部的孔洞抵消反作用力。
相較之下。
對面那只冰巖怪用【陀螺球】來打散音波,反倒算不了什么了。
“這飛行技術每個十來年的功夫,我都不信。”
李想頗為嘆服,網絡上有關小精靈使用招式,亦或者使用身體部位的腦洞是很多的。
但真正能用出來的,又有幾個呢?
這玩意兒不是說你覺得可以,它就可以的,他要經過大量時間來試驗。
你不花時間進去,怎么用的出來?
可對他們這些新手來說,與其時間浪費在各種回報不一定高的腦洞上,不如穩扎穩打,先把能學會的招式給學了。
把等級提上來,對戰的經驗提高了,再去想那些有的沒的。
這樣的性價比才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