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份的績點爭奪賽悄然落幕。
不出預料。
在六人的努力下,最終成果超過了五百點。
不僅使得李想的績點破千,甚至馬上又要過一半,朝兩千不斷逼近。
遺憾的是,一個來找李想進行復仇戰的人都沒有。
明明賽場里起沖突的次數還挺多的。
大家意外地很謹慎啊?
李想對自己沒辦法借此機會賺糖,表示深深的遺憾。
這一波,淘汰了十七個人。
剩余人數不到兩百名。
借績點爭奪賽升到C級場地的人增多,足有九十余名。
但晉升到B級場地卻還是一個都沒有。
接近的人倒是有很多,據說五班一個叫做鄔若雪的女學生,已經攢到四百二十多點了。
看來喜歡攢績點的,不止他一個。
說到這里。
重頭戲來了。
作為第一個晉升到A級場地的學生,李想再次得到了嘉獎。
除了和B級場地類似的,在沒第二個人晉升A級之前,跟BC級的人打,都能算A級的挑戰規則外。
這次向揚威還給了實質性的獎勵。
——一百績點。
乍一看可能有點少,但這玩意兒屬于白撿的績點,算起來也要李想兩三天積攢了。
一百點它也是點,不要白不要。
當然。
他并不知道這區區一百績點,讓第十人和向揚威吵了多久。
一邊說擅自給予額外獎勵是違規的行為。
另一邊說這是鼓勵學生們促進競爭,是合乎規矩的。
況且青城青訓營里,營長是最大的,最終解釋權歸向揚威所有。
雙方各自不服氣,最終為李想的賭注再次加碼。
從一千漲到了一千五。
如果向揚威輸了,那么自賭注結束后的兩次挑戰,都必須按照第十人的意思來。
雙方正式約定。
而另一邊,李想晉升A級后。
他每天的固定擂臺賽績點收入,變成了四十點。
除卻每周放假的時間,和每月開頭三天沒擂臺賽的績點爭奪賽以外。
一個月光擂臺的績點收入,便將近一千點。
加上績點爭奪賽,拼一下能賺到五百點。
這樣算下來。
好像要不了多少時間。
至少在有人晉升到A級之前,他都能保持這個漲幅。
月中。
終于有人晉升到了B級。
是之前的那個鄔若雪。
作為第二個晉升B級的人,她自然不會享受和李想之前一樣的待遇。
在還沒第三個人升到B級之前,她的挑戰分還是按C級的算,但守擂分按B級算。
多了兩點。
算是一種不可多得的福利待遇。
不過為此,她必須每天以B級規則,和李想對戰一次。
無論是不是飯前賽。
這是硬性規定。
李想便莫名其妙的,多了一個每天固定給他送績點的工具人。
十月底。
又一人分數湊足500,晉升到了B級。
——宋桀。
這家伙之所以能湊這么快,是因為他從來沒用過績點,一直攢著不用,只在李想身上每天花兩分。
在這種情況下,他才能成為第三個晉升B級的人。
而鄔若雪的福利待遇,也隨之消失了。
B級場地開了一處,兩人成為了固定的對手,角逐B級場地的擂主。
直到有人分數跌下500,重歸C級為止。
理所應當的。
宋桀也被強制要求,每天都要和李想打一場。
規則突然變得有些奇怪起來。
仿佛每個晉升到B級的人,都會被強制要求每天和李想打一場。
青訓營禁止他“虐菜”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