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博一拍大腿,道:“我真是……悔不當初啊!當時我是被你整激動了,你在這里給我一番演講,我他媽熱血沸騰,恨不得明天就把這個項目搞起來!
我陳博這輩子能搞這么一個項目,博雅公司算個屁啊!我走到哪里還吃不了一碗飯?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我急了,錯了……”
陳博認錯的態度很真誠,實際上他現在屁大一點事兒都會老找楊青云兩人商量。說是商量,多數是楊青云給他方案。
從楊青云把方案做出來之后,一步步的楊青云其實都有一個可操作性的意見。楊青云不是搞顧問嘛,他肯定不會讓陳博牽著鼻子走,要不然狡兔死,走狗烹,這生意哪里能長遠?
所以楊青云拋的方案很大,誘惑力夠,就如同釣魚似的,拋出的餌料很香,但是操作性很強,看著味美可是吃起來燙嘴,這不果然一個方案搞得陳博熱血沸騰,然后陳博把方案給老板唐軍看之后,也是同樣的一番畫餅**施展出來,結果唐軍更興奮。
然后兩人同心協力準備啟動,結果搞了兩個月,開會就是一鍋粥,搞到現在連第一家旗艦店的店面選址都落實不了。
連鎖家電超市這肯定是個印鈔機的項目,國米,蘇林的成功就是最好的證明(目前還沒起來),但是這個項目要求的是現代化的管理和運營能力必須到位,博雅要做到那一步,至少陳博得掌權。
“兩個權力你必須拿到手,一個人事權,一個財務權,這兩個你抓不到怎么干事?現在回到了原點了,你還是要從這個開始!”
陳博苦著臉道:“現在是回到了原點!但是怎么弄?難不成我把最近公司塞進來的人都給開掉嗎?這么做可能阻力更大啊!
媽的,青云,我有個極端的想法!咱們這個項目這么好,博雅公司干不了,大不了一拍兩散得了,我們拿著項目重新找金主去!那樣我們就可以放開手腳,大干一場了!”
楊青云一笑,低頭吃菜不說話,陳博道:“怎么了?青云,我這個想法能否靠譜?”
“肯定不靠譜啊!這個年代你就找不到一個能夠完全讓讓你放手去干的老板!你現在這點底子要去拉風投也差了不止一點!
就算你能拉到風投,那些搞風投的根深蒂固的就覺得創業者干不了管理,給你投了錢的同時就想搶奪你的權,你還是不能夠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楊青云毫不留情的給陳博潑冷水。
實際上在90年代末,風險投資還真的剛剛介入國內,那個時候企業融資的難度是地獄級的。風險投資公司都有外資背景,那幫人喝了洋墨水之后大都會覺得國外的月亮圓一些,他們看中國內的發展,看中國內的市場,但是就是不看好國內的人才。
那個時候創業者拿風險投資之后,首先要斗爭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創業者能不能管理公司的問題。尤其是沒有海歸背景的創業者,更是常常在這個問題上摔跟頭。
所以陳博的想法肯定天真,沒有操作性。陳博想換東家的想法也不靠譜,這年頭有幾個老板擁有現代營銷理念的?陳博現在的這個老板唐軍還算好的,他雖然文化不高,但是畢竟在沿海干了那么多年,見過世面,至少還懂得尊重經理人。